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切字肆考

切字肆考

一卷。清张耕撰。耕字芸心,山东滕阳人。尚撰《古韵发明》等。书成于道光三年(1823年)。这部书是一部音学论著,内容颇丰富。其中“等韵”部分是完备的等韵图。该系图是依据《切韵指南》制作的。分二十四图,由十六摄统率。每摄之下分别促广通狭。它的摄次如下:①通内一、合口、侷门、东冬钟;②梗外七、开口、广门、庚清青;③梗外七、合口、广门、庚清青;④曾内六、开口、侷门、登蒸;⑤曾内六、合口、侷门、登燕;⑥臻外三、开口、通门、痕真殷;⑦臻外三、合口、通门、魂谆文;⑧深内八、闭口、狭门、侵;⑨山外四、开口、广门、寒山仙元;⑩山外四、合口、广门、桓山元仙;⑾咸外八、《指南》合口《字典》开口、狭门、覃咸盐;⑿咸外八、狭门、凡;⒀宕内五、开口、侷门、唐阳;⒁宕内五、合口、侷门、唐阳;⒂江外一、开合、江;⒃止内二、开口、通门、脂微;⒄止内二、合口、通门、脂微;⒅蟹外二、开口、广门、咍泰代皆齐祭;⒆蟹外二、合口、广门、灰皆齐废;⒇遇内三、合口、侷门、模鱼虞;(21)流内七、独韵、狭门、侯尤;(22)效外五、开口、广门、豪肴宵萧;(23)果内四假外六、开口、狭门、歌麻;(24)果内四假外六、合口、狭门、戈麻。“等韵”后附论七门:①论四声、②论字母反切、③论韵、④论古音、⑤论六书、⑥论音义、⑦论五音律吕。是书有道光六年(1826年)芸心堂刊本。

猜你喜欢

  • 读易随笔

    三卷。清吴大廷著。吴大廷字桐云,沅陵人。咸丰举人,官至台湾兵备道。此书以程朱易说为宗,虽对周易进行了章解句读,但只依卦义入义,记其大旨,借以观玩人生事理之凶吉。正如作者所说,著此书的目的是推寻卦画,阐

  • 唐才子传

    十卷。元辛文房撰。文房字良史,西域人,生卒年不详。诗名与王执谦、杨载齐,有诗集《披沙诗集》,已轶。《唐才子传》原为十卷二百七十八篇,叙传唐五代名诗人二百七十八人,附见一百二十人,共三百九十八家。体例因

  • 宗经斋易图说

    四卷。清姚象申撰。姚象申字嵩岩,江西萍乡人。此书共作六十二幅图,每图后附以解释的图说。此外还有十一则图说没有配图。书中对宋元以来各家之图说广为采用。中间插入自己的观点。其第一卷有太极图、河图洛书等图二

  • 字学订讹

    二卷。明李当泰(生卒年不详)撰。当泰字元祉,泗州(今安徽泗县)人。万历丁未(1607年),殷城黄吉士督学江南,命当泰合张位《问奇集》、焦竑《字学》二书,纂为一编,遂成此书。首为六书大略,终以俗用杂字,

  • 逸亭易论

    无卷数。清徐继恩撰。继恩字世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号逸亭。此书共八篇,首篇为河图书,二篇为洛书说,三篇为先天八卦图说,四篇为后天八卦图说,五篇至七篇皆为卦序说,末篇为策数说。《易》论始于河图洛书之

  • 湘行记

    一卷。清彭而述撰。彭而述,详见《桂阳石洞记》。康熙五十八年(1719),彭而述莅临湖南提学,由长沙至衡州湘江,共历五个月。此记专纪沿途见闻,故以湘行为名。该记辨潇湘流域至严且晰,记沿江风景,两岸山势,

  • 竹书纪年集注

    二卷。清陈诗撰。诗字愚谷,别号大桴山人,蕲州(今属湖北)人。乾隆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其学问渊博,著作丰富。有《竹书纪年集注》等。诗撰是书,经传合者为多,取春秋内外传及周秦诸子事迹相类似者,与为证明。又

  • 孤忠录

    二卷。清末袁祖志(生卒年不详)辑。祖志,江苏上元人,袁枚曾孙,官上海知县,殉刘丽川之难。该书记吴可读尸谏始末。穆宗崩,无子,论序本有当立者,然两宫太后舍之而别立德宗,可读以为未合祖制,故以死谏。现有光

  • 思辨录辑要

    三十五卷。清陆世仪(1611-1672)撰。世仪字道威,号桴亭,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县)人。尝从刘宗周问学。明亡,隐居讲学,历主东林、毗陵、太仓诸书院。著有《宗祭礼》、《三吴水利志》、《书鉴》、《诗鉴》

  • 捃古录

    二十卷。清吴式芬撰。吴式芬(1796-1856),字子苾,号诵孙。山东海丰(今无棣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详见《捃古录金文》。他就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补其未备,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