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养一斋词

养一斋词

三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稍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未曾赴任,不久即卒。著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潘德舆的诗学观相当保守,强调诗歌的社会教化作用,标举《诗经》“柔惠且直”一语,认为返古才是“古诗人之性情”,其实质就是所谓“仁义”,亦即封建正统的伦理道德。与此相反,他把袁枚以来许多诗人特别是“性灵”派诗人创作中所体现的反封建精神则斥为“嘲风雪,弄花草”,或者“叹老嗟穷”,甚至于“荒淫狎媒”,予以激烈攻击。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他强调“师法”,实际上是明七子的“诗必盛唐”理论。潘德舆的诗歌理论,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以复于古”(鲁一同《安徽候补知县乡贤潘先生行状》)。潘德舆的诗歌创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日常恬适生活为主,也有不少作品揭露社会黑暗,触及封建末世的衰朽本质。在艺术上,其诗以五古较为擅长,取法陶渊明、杜甫,古淡质朴,但缺乏独创。本书收所撰之词,共一百八十八阕。潘氏二十七岁始填词,词学韦庄、冯延巳,崇北宋。“中年颇泛滥于稼轩、玉田两家”(自序)。本集将嘉庆十八年(1813)至道光十六年(1836)之间所作之词,删去十分之二,由作者编定。词风温雅绵丽,上追唐宋。语言清丽,隽秀精工。但多模拟之作,内容比较单薄。集前自序,略述其词学观点。有咸丰三年(1853)刻本。

猜你喜欢

  • 改亭诗集

    六卷。《文集》十六卷。清计东(1625-1676)撰。计东,字甫草,号改亭,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少负奇气,年十五补诸生。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后因江南奏销案的牵连被除名。从此仕进失路,十多年后

  • 读书偶记

    三卷。清雷鋐(1697-1760)撰。鋐字贯一,一字翠亭,宁化(今山西省宁武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其受业于李光地、方苞,以躬行为主,以仁为归,以敬义为门户,以程朱为宗,于

  • 焦山鼎铭考

    一卷。清翁方纲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焦山寺所藏周鼎曰无惠鼎,乃明代中叶京口某家故物,后舍之寺中。翁氏撰此书,益集清初以来诸家题咏考释而为之补正。如顾炎武、朱彝尊、汪琬、王士祯、张潮、厉鹗之

  • 象台首末

    五卷。南宋胡知柔撰。记述其父梦昱被贬黜及平反始末。胡梦昱字季昭,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居大理评事。以论济王事忤旨,贬死象州(今属广西)。理宗即位后平反,追赠员外郎

  • 选印宛委别藏

    四十种,四百三十卷。清阮元(详见《宛委别藏》)编,故宫博物院选辑刊印。阮元所进《宛委别藏》存于故宫养心殿,共一百六十种,嘉庆以来百余年陆续刊印,已十刊八九。故宫博物院择其未刊者四十种而成此编,交上海商

  • 绩溪胡氏丛书

    四种,十八卷。清胡培系辑。胡培系字子继,安徽绩溪人。贡生,晚年以军功选授宁国教谕。光绪年间,胡元洁、胡晋牲欲汇集刊印先辈遗著,乃请胡培系主持编校。后因胡晋牲等先后去世,丛书只编成其中四种。有清胡培翚一

  • 佘山诗话

    三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撰。是书别无传本,唯《学海类编》载收。其文皆摘自陈继儒“他说部”而成,恐怕并非其原来之书。其中如以展子虔为大李将军之师。大李将军为唐开元中李思训,展子虔为北齐人。疏

  • 石迹记

    一卷。未著编撰人姓名。书中所载碑刻,虽迄于金元,但从地理称谓上看,称江南不称南直隶,称江宁不称应天府,可推知为清代人所著。书中所录碑刻,分地编载。有些重要石刻没有收录,如杭州府南宋“石经”等;又如书中

  • 雅尚斋遵生八笺

    见《遵生八笺》。

  • 南海杂咏

    十卷。明张诩(1455-1514)撰。张翊,字廷实,南海(今属广东)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累官至南京通政司左参议。著有《白沙遗言》(已著录)、《东所文集》等。是集为张诩杂咏广州诸古迹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