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倦舫法帖

倦舫法帖

八卷。清洪颐煊及其子洪瞻墉一同收辑。洪颐煊字筠轩,深于精学,著述宏富。洪瞻墉字容甫,道光时官于粤东。当时以端州石摹刻此帖。帖中收明清人书各四卷,卷首各题“倦舫法帖”四个篆字,下为“洪颐煊”名字印。卷尾还有三印:一为“倦舫”,二为“子孙永宝”,三为“临海洪瞻墉字容甫别号小筠”。第八卷后篆书题云:“道光五年岁次乙酉冬十月,临海洪氏以家藏本摹勒上石”。道光五年为公元1825年。此帖卷首有木刻总目。其第一卷是收李应桢至王谷祥十一人书。第二卷是文彭至黄之璧十二人书。第三卷王世懋至黄汝亨十三人书。第四卷是董其昌至刘宗周十二人。以上明代,共四十八人。第五卷是吴伟业至查士标共十六人书。第六卷李天馥至王澍十二人书。第七卷黄机至周之麟十二人书。第八卷彭孙适至尤侗十二人书。清代总记五十二人。明、清总计一百家。此帖选择极为精审,绝无伪帖参杂,是真鉴赏家所辑。加之此刻为端州佳石,足以流传永久。此帖堪称近世丛帖中之佳作。有临海洪氏本。

猜你喜欢

  • 古兵符考略残稿

    一卷。清翁大年编撰。翁大年,字叔均,江苏吴江人。尚有《陶斋金石文字跋尾》一卷、《旧馆坛碑考》一卷等著述数种。其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此书是为了补正瞿中溶所著《集古虎符鱼符考》而编写的。罗振玉得了此书稿后,

  • 红杏轩诗钞

    十六卷。清宋世犖(约1800年前后在世)撰。宋世犖,字卣勋,号确山,浙江临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翰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官至教习、陕西扶风知县。著有《红杏轩诗钞》、《确山骈体文》、《周礼故书疏证》

  • 区田编

    一卷。清帅念祖(生卒年不详)撰。帅念祖,字宗德,号兰皋,奉新(今江西奉新县)人。雍正年间,中进士。《区田编》是帅念祖推广区田法而著的普及性读物。全书首先为区田图,接着讲种植、用粪、浇灌、积水的方法。并

  • 三统术衍

    三卷。钤 一卷。清钱大昕(1728一1804)撰,大昕字晓徵,又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人。乾隆进士,累官少詹事,督学广东,丁艰归,不复出。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精研群籍,于经史文义、音韵、训诂、

  • 西夏文缀

    三卷。清王仁俊(详见《辽文萃》条)辑。王仁俊认为西夏思恭子弟,一姓相传,历王五代,元昊崛兴,翻译经典,崇尚儒术,尊孔子为至圣,帝之以文宣,衣冠制度奄有中国遗风,其文章辞命,有可观者。遂于编次《辽文萃》

  • 周礼汇纂

    二卷。清钱世熹撰。世熹,字绍文,江南五河县(今属安徽)人,康熙庚戌(1670)进士。钱氏就宋叶时之《礼经会元》省并篇目,裁节繁冗,于其词气近于语录者,则加删润,以趋雅训;又博采宋元人说以附益之,而成此

  • 人兽关传奇

    二卷。清李玉撰。李玉生平详见《一捧雪传奇》(辞目)。是剧共三十三出。写桂薪家境清贫,负债难还,同窗友人施济赠金三百两,又赠予桑园茅屋,使桂薪一家摆脱贫困,得以安居。后来桂薪掘地得到施家祖上窖藏财物,顿

  • 诗经三家注疏

    仅残存二卷。清代周日庠撰。周日庠,山阴人,生活在道光、咸丰年间,具体生卒年月、事迹不详。据本书书序称,周曾研读《诗》、《书》、《礼》、《义》、《春秋》,分别汇集成编,颇有造诣,本书是其著作之一,可惜未

  • 河间县志

    十二卷。清袁元修,杨九有纂。袁元,字北海,安徽天长人,顺治进士,曾任河间县知县。杨九有,字载庵,顺天武清(今属天津)人,康熙进士,历任永年县教谕、河间县儒学教谕。康熙十一年檄修通志,时袁元任河间知县,

  • 铜人针灸经

    七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该书《提要》以为此书即宋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人离析为七卷。又有人考证为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中《针经》而成六卷,另附唐人佚名之撰《针灸禁忌》一卷。本书卷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