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补逸

仪礼补逸

九卷。元汪克宽(1304-1372)撰。汪克宽字德辅、德一、促裕,号环谷。安徽祁门人。少承家学,后从师于吴仲迁。中泰定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被黜,遂弃科举。汪克宽致力于经学研究,授徒于宣州,学者称怀谷先生。明初,洪武初聘修《元史》,书成将授官,以年老有疾辞归。著作颇丰,除《仪礼补逸》外,还有《环谷集》、《诗集传音义会通》、《程朱易传义音考》及《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等书。《仪礼补逸》虽以补逸为名,却与吴澄《仪礼逸经传》不同,取《仪礼》、《周礼》、《大戴记》、《小戴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以及诸经之文凡涉及礼者,以吉、凶、军、宾、嘉五礼统之,五礼又分子目一百八十四,每类皆联属书之,而词不相关。汪克宽著书,不甚讲体例,所录每条必标出出典,一类之中,条条连缀书之,合为一篇。此书实考典故,非考故事,并多引春秋失礼之事,杂列古制之中。有进行论说,纠正其谬的,也有不加论说的。对前儒之说有所驳难,但驳难中不免有失考证,选取材料亦多有可商榷之处。《仪礼补逸》虽体例较为特殊,在研究《仪礼》著作中仍属有较高参考价值。汪克宽按类系目、以目列事的方法,虽与传统不同,但却简捷明快。所属论语,也不失纯正。明程敏政《篁士敦集》有《仪礼补逸》,在此篇后称《仪礼补逸》一篇“尤号精确”。《仪礼补逸》版本有陆有弘治本,明洪武刊本;明弘治中程敏政校刊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嘉庆姚繐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猜你喜欢

  • 锡金志外

    五卷。清华湛恩(沐云叟)纂。此志前端列序文一首,末署道光癸卯沐云叟自叙,无姓氏。沐云,乃华湛恩,字孟起,江苏无锡人,官太和县教谕。华氏家藏书万卷,邑中掌故无不精熟。著者自叙云:“尝编读前志,参稽往籍,

  • 毛诗重言

    一卷。清王筠撰。王筠字翚山,山东安丘人。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生平详见“说文释例”。是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辑录《毛诗》重言词,下篇辑录多为附音词,凡五百六十一言。内容体例与《叠雅》相类,注释简明

  • 长子心钤

    不分卷。旧题明戚继光撰。戚继光已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录。此书四库馆臣疑为后人伪托,非戚继光自著,甚为有据。其理由为:书中《对垒号令》一条云,南塘戚少保谓此为束伍第一阵法,屡战屡胜,皆由于此

  • 唐文拾遗

    七十二卷。清陆心源(1834-1984)编辑。陆心源,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喜藏书,有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著《潜园总集》,陆氏嗜好藏书,曾广求书籍;选择家藏旧书

  • 说文解字篆韵谱

    五卷。南唐徐锴(其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系传》)撰。是书是为《说文解字》作的音序检字表,是与《说文系传》相配的。它取许书所收释的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类编次而成。凡小篆皆有音训,其无音训者

  • 孝经迩言

    一卷。明虞淳熙撰。虞淳熙,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人。是书首有张位序及虞淳熙自序,列有提纲,内列宗传图、全孝图、孝字释、全孝心法、传经始末、全经纲目。将目录汇编成斋戒事亲之目、斋戒事君之目、斋戒事天地

  • 克念堂文抄

    二卷。清雷铎(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雷铎,字伯觉。蒲城(今陕西蒲城县)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陕西通志》称其事继母孝,曾由他郡背米,路遇水几近溺死,宁终日挨饿,不使继母缺食。家虽贫,还

  • 此木轩经说汇编

    六卷。清焦袁熹(详见《春秋阙如编》)撰。此书是袁熹读诸经注疏所作标识,其门人掇拾成编。包括《易》、《诗》、《书》、“三礼”、“三传”、《尔雅》十经。其中《书》三十四条,《周礼》十六条,《仪礼》一条,《

  • 声律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瑶田于乐独有研究,且精于算学,所著有《乐器三事能言》、《声律小声》、《琴音记》等。其所著《琴音记》由算以得数,由数以得音。琴长三尺六寸,自中分而递分之,至于三十六,乃次第其所分者,而

  • 汉魏石经残字

    二册(山东图书馆本)。此书为山东图书馆辑拓,是海狱楼金石丛编之一。前有民国二十三年日照王献唐序,次为鱼台屈万里校录一卷。校录分甲乙丙丁四类。甲类为熹平石经,乙类为魏三体品字式石经,丙为魏三体直行式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