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亢仓子

亢仓子

一卷。唐王士源(生平事迹均不详)编撰。旧本题周庚桑楚撰(不确)。庚桑楚之名,始见于《庄子》。据《庄子》外篇《庚桑楚》记载:“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晋司马彪、郭象等据此认为庚桑楚:姓庚桑、名楚,老子弟子。后人又尊称为庚桑子,还传说他曾居庚桑洞(今江苏省宜兴县东南)。《史记·庄周传》称《庄子》:“《畏累虚》、《亢桑子》(即《庚桑楚》)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而司马迁并未言及有无其人与其书。《庄子·庚桑楚》也未言及著书一事。《汉志》、《隋志》也都没有著录,说明原无其书。唐代王士源据《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商君书》、《吕氏春秋》、刘向《说苑》等书中有关内容编撰而成此书。名为《亢仓子》,似欲别于《庄子》中的《庚桑楚》与《史记》所述《亢桑子》,但亢仓、亢桑、庚桑三者之义相同。所以《亢仓子》又名《亢桑子》、《庚桑子》,唐代尊称《洞灵真经》又名《亢仓子洞灵真经》。《亢仓子》一书,分《全道篇》、《道用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贤道篇》、《训道篇》、《农道篇》、《兵道篇》计九篇。全书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阐述治国方略及处世之道。认为各行各业各有其道。如其《道用篇》强调“鸡辰而作、负日任劳、流汗沥地、夜分仅息,农夫之道也。”又述如何求利而为“贾竖”之道,“咽气谷神”、“日精炼仙”等为高士之道及何为人臣与君主之道等;其《农道篇》强调务农是治国理民之本,《兵道篇》强调三军一心而无敌。总其要旨,言道之用;偏重于治国、求贤、教化、安民、务农、用兵之术,又涉及臣民处世之道。此书在流传中曾有九篇、二卷、五卷的不同,后人又合而为今所见一卷本。后世许多学者都对此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说明此书影响较深。唐柳宗元疑其非庚桑楚之作。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高似孙《子略》都称唐开元、天宝间(713-742)尊《庚桑子》为《洞灵真经》,求其书而不获,襄阳处士王士源采诸子文义类者献之。此说必有所据。《四库提要》据王士源自序及韦滔序,称此书“乃士源补撰,原非伪托。”“后人疑者纷纷,盖未之考也。”认为其书虽杂剽诸子之词而内容“联络贯通,亦殊亹亹有理。”近人评价《亢仓子》多依此说。然而据《亢仓子》之文义及所依诸书,知王士源此书是对道家思想的承继与发挥,是研究道家入世的重要古籍之一。现存清《四库全书》本、《诸子汇函》本、《二十家子书》(题《亢仓子洞灵真经》)本。

猜你喜欢

  • 江上草堂诗集

    不分卷。清清瑞撰。生卒年未详。清瑞字斋山。蒙古驻防旗人。补镇江府学生员,年逾二十,即弃举子业,专习古文词,尤肆力于诗。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人犯镇江,下令访知名士。众首以瑞对,随以礼延至兵舰,瑞

  • 夏忠靖遗事

    一卷。明夏崇文撰。夏崇文字廷章,湘阴(今属湖南人),生卒不详。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乃明臣夏原吉之孙。夏原吉,字惟哲,历洪武至宣德(1368-1435)五世,累官至户部尚书

  • 吉羊镫室诗集

    五卷。清瞿树镐(1790?-?)撰。瞿树镐,字经孳,上海嘉定人。中溶之子,钱大昕之外孙。卒年和事迹未详。卷首毛凤序称:“公之诗皆发于性灵,而其感人尤深且切。公之诗皆有为而作,有慨而言,语挚情真,非同浮

  • 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

    一卷。近人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作静庵,又号伯隅、观堂,浙江海宁县人。近代著名学者。清末举秀才并留学日本,历任南通、苏州师范学堂教习,并任职学部。辛亥革命后,在诸大学教书,晚

  • 文汇堂琴谱

    六卷。明胡文焕撰。胡文焕字德甫,号全庵,一号抱琴居士。钱塘(今浙江省钱塘县)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刻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书中共分十八条,前边多论琴,后十一条多论鼓琴之事。书首有自序,言其亲

  • 启札云锦裳

    八卷。不著撰者姓名。其时代亦不详。此书以书札泛词分类编次。门目猥杂,字句庸腐。实为俗陋之作。

  • 说文分韵易知录

    十卷。清许巽行(生卒年不详)撰。巽行字亦葵,号密斋,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乾隆壬午(1762)副榜贡生,官安徽南陵县知县。此编仿徐锴《说文韵谱》、李焘《五音韵谱》,自东至甲,将部首字按四声编排。对

  • 苏愚山洞续集

    三十卷。明李应策(约1597年前后在世)撰。朱应策,字成可,号苍门。陕西蒲城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任邱知县。以两遭居忧历成都安阳,举卓异。徵授刑部给事,历太常少卿左通政。后归隐

  • 桃溪雪

    二卷。清吴廷康采辑,黄燮清填词。吴廷康,字康甫,生卒年不详。廷康嗜善好古,久而不衰。宦迹所至,必与邑人士稽考名胜及前贤遗迹之所在。凡忠孝义烈之未经表著者,必扬其隐,以为世风,廉俸所入恒以是罄。黄燮清生

  • 枕经堂题跋

    三卷。清方朔著。方朔,生卒年不详。字小东,安徽怀宁(今属安徽)人。方朔善于骈文,工于隶篆,尝以文学、书法闻名于咸丰及同治年间(1860年前后)。《枕经堂题跋》皆是方朔对于当时著名鼎彝碑版的评论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