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丘陵学山》。
一卷。清王育撰。参见《说文论正》。是书辨证《说文》引诗之异文。如:“‘我夃酌彼金罍’,今夃作姑。谓‘秦人以市买多得为夃,从从攵’,夃步也,乃难词,市买多得,则所携者重,行步为艰,聊且前进,故假借为聊且
十卷。清胡凤丹撰。胡凤丹,著有《黄鹄山志》等。《大别山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十卷。艺文则占六卷。兹篇详考古称之大别山于今之何处。古大别山在今何处,历来众说不同。《尚书》禹贡曰,内方至于大别
七卷,续 一卷。明陈其力(生卒年不详)撰。陈其力,字克相,号芸心子,通海(今云南省通海县)人。官南京户部司务。此书成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共七卷,分禽鸟、兽畜、龙蛇、虫鼠、鱼龟五部,分门隶事,
①十八卷,清江殷道等修,张秉铉等纂。江殷道字念鞠,汉阳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九年(1670)任九江府知府。江殷道莅任后,适奉命纂修通志,江殷道乃设局修志,聘张秉铉等总其事,互相参订,遂成
五卷。南宋胡知柔撰。记述其父梦昱被贬黜及平反始末。胡梦昱字季昭,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居大理评事。以论济王事忤旨,贬死象州(今属广西)。理宗即位后平反,追赠员外郎
一卷。清吴东发撰。吴东发字芸文,浙江海盐人。此书专考《尚书》中一些有异义的字,比如说“陟方乃死”,认为“方”。“放”在古代相通,“放”又通“仿”;“陟”是说“治化上升”,“放”是说“治化周遍”。他认为
五卷。程颂万(生卒年未详)撰。程颂万字子大,号十发,湖南宁乡人。清末官湖北侯补道,入民国后不仕而卒。颂万少受诗古文法于其从兄颂藩。颂藩遗集中有与子大弟论诗文书札多通,是其事实。颂万少颖敏,年十五六时诗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疆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疆御多怼。
四卷。清罗正钧(约1900前后在世)撰。罗正钧字顺循,晚号劬庵,湖南乡泽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历官直隶抚宁、定兴、清宛县知县,天津保定府知府,山东提学使。著有《劬庵官书拾存》、《船山师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