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岩集
十卷。明黄云(约1497前后在世)撰。黄云字应龙,别号丹岩,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家贫好学,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著有《丹岩集》。本集共十卷。诗四卷、文六卷。为其门人巡按御史高安、朱宝昌所编。集中之诗多与沈周、文征明诸诗人往来题咏之作。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曾评论说:“丹岩诗虽未纯,然胜林展(蔡羽)十倍”。今存之明嘉靖间王朝用刻本《黄丹岩先生集》。但为残本,仅有卷一至卷四。文皆散失。此另有《四库全书》本。
十卷。明黄云(约1497前后在世)撰。黄云字应龙,别号丹岩,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家贫好学,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著有《丹岩集》。本集共十卷。诗四卷、文六卷。为其门人巡按御史高安、朱宝昌所编。集中之诗多与沈周、文征明诸诗人往来题咏之作。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曾评论说:“丹岩诗虽未纯,然胜林展(蔡羽)十倍”。今存之明嘉靖间王朝用刻本《黄丹岩先生集》。但为残本,仅有卷一至卷四。文皆散失。此另有《四库全书》本。
四卷。清末周善培撰。周善培,浙江诸暨人。其余不详。此书为研究《周易》互卦的专门之作。作者认为《系辞传》中有“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之说,这里的“杂物”即是互卦。还认为不说互卦而说是杂卦,
三卷。清赵吉士(1628-1706)撰。作者生平详见《万青阁全集》辞目。是集凡三卷,为赵吉士叠韵之作。赵吉士由户科给事中被罢职闲居于宣武门西之寄园,适逢金坛自汉翔赠诗四首,吉士依韵酬答。此后,凡遇他题
二卷。明陆奎章撰。陆奎章,字子翰,自号孤陈山人,又号东坤子。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七年(1528)举人。官至福建泰宁知县。此编首有正德八年(1513)翰林院侍讲南海伦文叙文,及正德七年(1512
七十卷。又名《性理大全》。明胡广(1370-1418)等奉敕编辑。胡广字光大,号晃庵,吉水(今属江西)人。建文进士,授修撰,赐名靖。因迎朱棣兵入南京,复名广。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甚得明成
①八卷。清杨天锡修,侯维泰纂。杨天锡字荣九,辽宁辽阳人,荫生,康熙十二年(1673)任辽州知州。在任期,为政廉明,恤孤寡,新学宫,颇为士民敬戴。侯维泰,邑人,顺治五年(1648)贡生,官宁国府通判。考
四卷。清释元日(生卒年不详)撰。元日,俗姓丁,字青严。盐城人。幼年从永宁寺严深忍出家,并于十九岁在金陵受具足戒。此后游历杭州虎丘、天台、山阳等地。遍地参学,寻师问道。久居燕京西山普觉寺。由于他重道弘法
二卷。清沈龄撰。龄字与九,江苏江都县人。监生。是编刘岳云跋云:凡一义而有数文,一物而有数名,大半由于方言。方言之不同尤多由于方音,五方气禀有刚柔清浊之殊,因之言语有缓气、急气、缓舌、急舌、长言、短言、
① 三十卷。《续集》七卷。宋郭祥正(约1078前后在世》撰。郭祥正,字功父,自号醉吟先生,太平州当涂(今安徽当涂县)人。生卒年不详。熙宁中举进士,知武冈县佥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官至汀州通判,摄守漳州,
十二卷。清姚球撰。姚球字颐真,无锡(今属江苏)人。姚球在凡例中说他在辛未年二十七岁时才读《周易》。二十余年间他见到的注疏有一百三四十部。此书虽用古本分十二篇,但篇数迥异。其分《象传》于爻传之外,本于宋
见李约《道德真经新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