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释义

中庸释义

一卷。萧隐公(详见《大学讲义》)撰。是书首有恽宝惠序及隐公自序,及记付印始末。隐公以《中庸》为孔子自作,以孔子即有“民鲜能久矣”之叹。颜渊死后,夫子不得已述成此经,藏于家,迨子思长成,乃出而布于世,遂有传为子思所作。又以颜渊之不迁怒,即中庸未发之中,旧注解不迁怒,谓怒在此不迁于彼。“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一语,最难索解。喜怒哀乐未发,是寂然无处,何以谓之中?其既发何以不谓之中而谓之和,是未发时显有一物,与既发之和,显为二物,无可疑也。隐公是说,自是优于旧解,其谓颜子传中庸之学,亦自言之成理。全书大都矫矫立异,不拾先儒牙慧,唯谓武周称达孝与舜称大孝迥别。该书有民国八年(1919)刊本。

猜你喜欢

  • 读礼丛钞十六种

    十六卷。清李辅耀编。李辅耀,生卒年不详,字幼梅,湖南湘阴人,同治庚午(1870年)优贡,光绪丙子副贡,官浙江候补道。事母至孝,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哀痛倍至,而动辄以古礼行事。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

  • 圭美堂集

    二十六卷。清徐用锡(1657-?)撰。徐用锡,江苏宿迁人,字坛长,号昼堂(一作画堂)。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不久告老归里。其学以李光地为宗。本集有诗十卷,文十六卷。是其族子徐铎和

  • 周易象义

    不分卷。明章潢(1506-1588)撰。潢字本清,南昌人。万历三十三年(1605)被荐授予顺天府学训导,因年已七十九岁而未能赴任,但仍享官俸,八十二岁时终于家。事迹附载《明史·儒林传》邓元锡传末。该书

  • 来凤县志

    ①十二卷,清林翼池修,蒲又洪纂。林翼池,字警斋,福建同安人,进士,官来凤知县。蒲又洪,字观斋,甘肃秦州人,增生,官来凤县丞。乾隆元年(1736)废散毛、大旺、卯峒、漫水、东流、蜡壁六土司为来凤县,属施

  • 冬游记

    一卷。明罗洪先(1504-1564)撰。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吉水(属江西省)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觉其甚好,欲拜王守仁为师,因其父反对乃罢。于是拜同邑人李中为师,传习王学。嘉靖八年(152

  • 续修浑源州志

    十卷,首一卷。清贺澍恩修,程续等纂。贺澍恩,江西南昌县人,光绪六年(1880)任浑源州知州。《浑源州志》自乾隆桂敬顺增修后,迄光绪初年又已百余年未修了,贺澍恩到任后,聘大同府教授经吉元、浑源州训导加教

  • 抱冲斋石刻

    十二卷 清斌良辑。此帖收赵孟頫书四卷,董其昌书七卷。成亲王永瑆及潘弈、钱泳书共一卷。赵书八种,为《圣主得贤臣颂》、《道德经》、《唯识论序》、《昼锦堂记》、《不自弃文》、《陋室铭》、尺犊三通、《赠麻衣道

  • 读淮南内篇札记

    二卷。清陶鸿庆(1859-1918)撰。此为鸿庆《读诸子札记》之第四种。鸿庆校《淮南子》,参考了王念孙《淮南内篇杂志》、俞樾《淮南内篇平议》等书,共校订一百七十六条,如在《俶真训》篇中,有始者一节,引

  • 陈检讨四六

    二十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文学家,陈贞慧之子,官至检讨。陈维崧天资颖异,十岁代祖作杨忠烈像赞,后与王士禄、王士祯、宋实颖、计东等唱和,

  • 入江巨川编

    齐召南著。齐召南,天台人,著有江道编、入汇巨川编等。《入江巨川编》小方壶斋本,目首涪江,次嘉陵江,次渠汇,次黔江,次澧水,次阮水,次湘水,交洞庭湖,次汉水,次云梦,次章水,次贡水,次赣江,次盱江,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