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槎纪略

东槎纪略

五卷。清姚莹撰。姚莹(1784-1852),字石甫,又字明叔,晚年号展和,安徽桐城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台湾道加按察使衔,组织军民抗击英军进攻台湾,受朝廷嘉奖,进秩二品,赐二品冠服。咸丰元年(1851年)任广西按察使,次年病死。终年六十八岁。《东槎纪略》作于道光四年(1824年)前后,九年(1829年)书前有宜兴吴德旋序和作者自序。分五个部分:一为平定两起“谋反”事件的经过,一为台湾营防制度及有关情况,一为噶玛兰等地的开发,一为台湾道里、关隘,一为治理台湾的意见。因是书系为“审时察机”之君子而作,故流传甚广,版本甚多,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姚莹《中复堂全集》刊本,同治六年(1867年)中复堂全集增补重刻本,《东槎纪略》道光单刊本,《昭代丛书》本。1990年,黄山书社将此书列入《安徽古籍丛书》,由徐寿凯点校出版。

猜你喜欢

  • 尚书今古文五藏说

    一卷。清胡廷绶撰。胡廷绶字翌屏,安徽绩溪人,生卒年不详。按照《今文尚书》欧阳说,人的五脏(藏)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古文尚书》说则认为,脾为木,肺为火,心为土,肝为金,肾为水。许慎

  • 茶疏

    一卷。明许次纾撰。许次纾,字然明,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茶疏》一书。是书共三十九则,主要内容为论述茶的采摘、收贮、烹点的办法,十分详明。书中择水一条,误将金山顶上井为中泠泉

  • 百名家诗选

    八十九卷。清魏宪(生卒年不详)编。魏宪字惟度,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据杭世骏《榕城诗话》载魏宪著有《枕江栋集》今未见其本,盖已亡佚。魏宪因曹学佺有《十二代诗选》,收诗止于天启年间,故续成此集以补之。

  • 李温陵集

    二十卷。明李贽(1527-1602)撰。李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明思想家、文学家。做过云南姚安知府。哲学观点没有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但公开以“异端”自居,提出

  • 方言据

    ①二卷。明魏浚撰。魏浚字苍水,松溪(今福建松溪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尚著《周易古象通》八卷等。《方言据》搜辑言之有据的方俗语词凡二百余条,加以辨析考证。“然

  • 农学津梁

    一卷。英国恒里汤纳耳(生卒年不详)撰,美国卫理译,清汪振声笔述。恒里汤纳耳,生平不详,疑即撰写《农学初级》的旦尔恒理。《农学津梁》共六十章,主要是谈论土壤、植物和肥料,内容与《农学初级》大同小异。有光

  • 性理真诠

    四卷。法国人孙璋(?-1767)著。璋字德昭,一字玉峰,耶稣会士,雍正六年(1728)入中国。中俄交涉时任译员,后卒于北京。是书凡四卷,第二、三卷又析为上、下两卷,实为六卷。第一卷言灵性之体,第二卷言

  • 龟溪集

    十二卷。宋沈与求(1086-1137)撰。沈与求,字必先,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迁明州通判。上疏论执政,迁兵部员外郎。自劾以为言苟不当,不应得迁,乃除殿中侍御史。曾取古

  • 春秋宗朱辨义

    十二卷。张自超(?-1717)撰。张自超字彝叹,高淳(今属江苏)人,清代经学家。张自超之研究经史,期于躬行实践,康熙四十二年中进士后授经讲学,文行日著,未仕而卒。此书以朱熹谓《春秋》据事直书为旨。张氏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五卷。章冲撰。章冲,字茂深,湖州吴兴(今属浙江省)人,祖籍建州浦城(今属福建省)。章祐曾孙,叶梦得之婿。官朝散大夫,孝宗淳熙(1174-1189年)中尝知台州。叶梦得精于《春秋》之学,章冲亦究心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