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上海县志

上海县志

①八卷。明郑洛书修,高企纂。嘉靖三年(1524)刻本。郑洛书,上海县知事。此志纂修距弘治《上海县志》仅二十年,久佚。清咸丰十年(1860),邑令刘邭膏始得嘉靖本,宝山蒋剑人为此志参校新志,作沿革官司选举各表及人物传,后又久佚。海宁陈乃乾于光绪己巳(1905)得于沪市,陈氏不能终有,归之吴兴周越然。1932年上海传真社据吴兴周氏藏嘉靖刊本影印,汇入《松江府属旧志二种》。全志共十五篇:卷一总叙、山川、风俗、物产;卷二户役、贡赋;卷三建置、祠祀;卷四官师、名臣;卷五登用、人物;卷六古迹、杂志;卷七至卷八文志;首徐阶序,末高企“书后”。明以前方志,文章一般不别立类,仅随事附见,此志独辟“文志”类,且多至二卷,可见志书体例之变化。此志曾为清初四次修志之蓝本,仅见孤本传世。有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海传真社影印明嘉靖本、抄本。②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附补遗、叙录。清应宝时等修,俞樾、方宗诚纂。始修于同治五年(1866),十年刊行。应宝时,字敏斋,浙江永康人,道光举人,官至江苏按察使,有《射雕馆集》。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为一时朴学之宗,有《春在堂集》。方宗诚,字存之,安徽桐城人,治宋学,工古文辞,学者称柏堂先生,有《柏堂全集》。全志卷首图说;卷一疆域,含沿革(附表)、界至、形胜、乡保、镇市、风俗(附岁时、占验、方言);卷二建置,含城池、衙署、街巷(附坊表)、仓庾、海关(附善堂、制造局);卷三至卷四水道上下,含海、江浦、支水、堰闸、塘、桥梁、津渡、历代治绩;卷五至卷七田赋上中下,含恩蠲、户口、田亩、赋额、杂税(附芦课盐课)、役法、漕运(附海运)、积储(附义赈);卷八物产;卷九学校(附书院、义学);卷十祠祀,含秩祀、私祀;卷十一兵防(附历代兵事);卷十二至十三职官表上下,含宋元未设县前官、元明设县后官、国朝驻县统辖官、国朝县属各官、教职;卷十四名臣;卷十五至卷十七选举表上中下,含科第、贡生、武科、辟荐、封赠(附封爵)、录荫、例仕;卷十八至卷二十一人物;卷二十二艺术;卷二十三游寓;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列女上中下;卷二十七艺文;卷二十八至卷二十九名迹上下,含古迹、第宅园林、冢墓;卷三十至卷三十二杂记,含祥异、寺观(附教堂)、僧道、遗事;卷末叙录。此志为清代最后一部上海县志,搜罗最广,且又出自名家之手,体例完备,向为后人所重。此志书有俞樾手稿本、清同治十年(1871)吴门臬署刻本、同治十一年(1872)上海文庙南园志局王承基等校正本、光绪八年(1882)补刻同治十一年本。

猜你喜欢

  • 元诗纪事

    四十五卷。清陈衍(生平见《石遗室诗话》条)编。由于唐宋、金代诗均有纪事,而元代独无。清初顾嗣立所辑《元诗选》影响颇大。钱大昕想与之同步,故采各家诗文集、笔记与《元史》资料辑为《元诗纪事》。然而,《元诗

  • 通鉴纪事本末

    四十二卷,袁枢撰。袁枢(1131~1205),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南宋著名历史学家。孝宗初,试礼部词赋第一,调温州判官,后为礼部试官。乾道九年(1173),出为严州教授,在此期间,编纂成

  • 礼经会元

    四卷。宋叶时撰。叶时生卒年不详,字秀发,自号竹野愚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十一年间(1184)进士。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历任吏部尚书,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卒谥号

  • 蒙鞑备录校注

    一卷。宋孟珙撰。从《宋史·孟珙传》看,孟珙未尝出使蒙古,怀疑是另有其人。清代曹元忠为之校注。元忠字君直,江苏吴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该书对鞑靼的发祥地、源流等问题进行了诸多考证,其辩甚为明确

  • 庄子集释

    一卷。清郭庆藩(详见《说文经字正义》)撰。前人注解《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

  • 山林清气集

    一卷。《续集》一卷。元释德净撰。德净字如镜。生卒年未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泰定天历间曾与仇远、冯子振,白珽诸人游。其诗皆五七言律体。续集共诗七十六首,而咏物者达五十三首。格调皆浅弱。末有附集一卷

  • 上海县续志

    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楠等纂。吴馨,字怀久,又字畹九。民国元年知上海县。洪锡范,字伯言,江苏省太仓县人。县知事。姚文楠,字子让,江苏上海县(今上海市)人。吴馨知上海县事,民国元年

  • 沙州都督府图径

    一卷。不著撰人。此书前后残缺,仅存第三卷。不著人姓氏。据考证,书撰于唐代武则天证圣年,纂于李无亏为沙州刺史时,成于陈玄珪为沙州刺史时。李无亏唐证圣元年离职。此书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残卷二卷,一始水渠讫歌谣

  • 章介庵集

    十一卷。明章衮(约1537年前后在世)撰。章衮,字汝明,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御史,累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著有《章介庵集》。是集凡十一卷,首载《大学口义》、《

  • 韵原表

    一卷。清刘凝(生卒年不详)撰。刘凝字二至,南丰(今属江西)人。著作尚有《稽礼辨论》、《石鼓文定本》。刘氏初作《文字韵原》一编,谓《说文》以形相次,《韵原》以声相从。由于《韵原》限于篇幅,其层次排列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