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湘丛事录

三湘丛事录

一卷。明蒙正发撰。蒙正发字圣功,崇阳人(今湖北崇阳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末仕至给事中,与王夫之交厚。隆武乙酉(1645年)蒙正发于蒙阳起兵抗清,后至湖南,依督师何腾蛟,巡抚章旷题为参军,决策机务。抗清失败后,郁郁而终。蒙正发善诗文,后人辑有《崇阳蒙先生遗集》。《三湘从事录》记隆武、永历两朝,蒙正发从何腾蛟等抗清事迹,事涉湖湘而述全局,故称《三湘从事录》。叙事始于乙酉(1645年)大顺农民军刘体纯、王进才等联明抗清,克岳阳、抵汉水,俨然有中兴气象;至永历二年(1648年)何腾蛟未能安抚诸部,调辑主客之兵,丧失民望,且御敌失宜,使清兵破湘潭,以身殉国而止。书中历述清初何腾蛟、章旷等在湖南一带用兵事,于抗战事迹记载尤详。蒙正发身历行间,故记述真切,足表现何腾蛟、章旷等人之忠勇气节,运筹有方之干练。且颇有见地,对何腾蛟等不能团结主客之兵,明季官军张先璧等横行掳掠,军民不能一致,终于失败,也能实事求是地记载。但书中对农民军颇多曲解及诬蔑之词,视农民军为“响马”,未能辨别是非,显然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因此也未能找出抗清失败的根本原因。《三湘从事录》为笔记体,有注释。蒙正发撰后,授与王夫之作序。原书又有章旷之子章有谟识,云检诸旧帙,拭而编次,遂以《三湘从事录》记名。书后又附有无名氏跋。清光绪年间,金永森得之于蒙正发后裔,据云传抄讹漏甚多,不可开读。遂取明季记载与书中相涉者,校储注释,刻之于《崇阳蒙先生遗集》中,并为序言及凡例于前。据此可知,今所传本中注释文字,即金永森所作,而非蒙正发原文。金永森刻此书,一则是其有益于经世之学,二则是想以此书鼓励当时率土之士能象蒙正发那样效尽愚忠,这些在注释文字中均有反映。《三湘从事录》有《屑玉丛谈》本、《崇阳蒙先生遗集》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魏三体石经录

    一卷(民国十二年石印本)。吴宝炜撰。宝炜字宜常,河南潢川人。有《集拓汉魏石经残字》三编四卷,已著录。此书乃取民国十一年(1922)洛阳新出魏正始石经半段碑及残石的释文影印而成。半段碑两面刻字。正面为《

  • 瑶泉女史遗草

    一卷。清仲振宣撰。仲振宣生卒年不详,字芝云,江苏泰州人,仲鹤庆之次女,仲振宜之妹,张祥凤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为《泰州仲氏闺秀集合刻》之一。与其姊《绮泉女史遗草》合刻,称《

  • 高坡异纂

    二卷。明杨仪(约1541年前后在世)撰。杨仪,字梦羽,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兵部郎中,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螭头密语》一卷、《骊珠随录》和本书等。这部著撰乃志怪之书,前有自序,题曰《高坡异纂》。高坡者

  • 四书改错平

    十四卷。清杨希闵撰。杨希闵字卧云,号铁傭,江西新城人。毛奇龄喜攻朱熹,著有《四书改错》二十二卷,以掊击《章句集注》。是书认为毛奇龄考证固有明确者,但辞气傲悍不逊,无论所得所失,十常八九非解经之正,也非

  • 胡文穆杂著

    一卷。明胡广(1370-1418)撰。胡广,字光大,号晃庵,吉水(今属江西)人。建文时举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赐名靖。成祖即位,胡广迎降,复名广。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曾两次从朱棣北征,

  • 易象管窥

    十五卷。明黄正宪撰。正宪字懋容,号广寓居士,浙江嘉兴人。其兄黄洪宪,两人都喜欢谈《易》。洪宪有《周易集说》三卷,今未见传本。正宪此书用王弼之本,所注专主于义理。为说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用

  • 谭樵海集

    六卷。附《幽谷集》一卷,《霜岩集》一卷。明谭宝焕(约1497年前后在世)撰。宝焕,号樵海,江西乐安人。生卒年不详。少好讲学,为文多涉理趣。著有《性理吟》。《谭樵海集》收文三卷,诗三卷。其诗亦沿《击壤集

  • 松菊堂集

    二十四卷。明孙鏊(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孙鏊,字端峰,浙江余姚(今宁波)人。江西巡抚孙燧之孙。工部尚书孙升之子。官上林苑丞。是集凡二十四卷。其中诗二十卷,杂文四卷。其诗句清隽,不入前后七子之派。文

  • 通纪直解

    十六卷。明张嘉和撰。嘉和履历不详。此书叙述从明洪武到天启年间,都是按年编写,是为正编。从十五卷以下是续编,主要是记述崇祯朝的大臣事迹。书前为本纪,名臣之传附后,其中有关时事、大臣奏疏,如杨涟诸公二十四

  • 稼溪诗草

    二卷。清黄维翰撰。黄维翰(生平见《稼溪文存》条)。诗集共二卷,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2)至民国九年(1920)年。魏元旷跋云:“读申甫所存诗,皆身世悲忧之作,盖申甫虽好论诗,而非专力欲以诗名者,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