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

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1843-1919)撰。谦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同治举人。光绪年间选授象山县教谕。精于历代边疆地理及域外地理考证。著有《蓬莱轩舆地学丛书》,是书为丛书内一种。自序称:辽时北边部落甚多,而元修《辽史》不立“外国传”,以元距辽时代稍远,从前旧国,尽已沦亡,文献无征,难以搜求事实。且主笔者多汉人,不明域外情形,遂任其阙佚。然传虽不立,“部族”、“属国”二表稍纪事略,而“百官志二”、“兵卫志中”亦杂载外国国名,虽重复纷拏,毫无条理,欲为详考各部地所在,殊属难事,今姑就“百官志”中所列王府者,计四十余国为主;有遗,采他条补之;其绝无可考者,不论大小各部,均付阙如。《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评曰:“总之,是书于辽之外国,致力实多。所谓本人为之甚劳,后人检之甚便者,亦其类也。”可供参阅,但其中错讹阙漏者极多。有浙江图书馆刊本。

猜你喜欢

  • 后养议

    一卷。晋干宝(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少勤学,博览书记,以才器闻,召为著作郎,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历位散骑侍郎,著《晋纪》,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晋书》

  • 寸阴丛录

    四卷。清姚莹(详见《识小录》)撰。是编乃姚氏罢官流放蓬州时,读书偶有所得,随笔抄录之作。共九十二条。各条多引一书证另一书所记之伪,间或发表评论,陈述自己观点,每叙一事都务求详赅,品评津津乐道,概因其罢

  • 禹贡备遗

    二卷。明胡瓒撰。胡瓒字伯玉,安徽桐城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江西右参政。书首有胡瓒题辞。此书本诸其父胡效才的《禹贡遗编》,又参考了彭灿的《禹贡简备》,所以本书名为“备遗”。胡效才字用甫,为明嘉靖年间进

  • 畴人传

    四十六卷。清阮元(详见《经籍纂诂》)撰。该书甄录自黄帝以来钻研天文算学之士,共二百四十人。所知西方为此学者,别为卷第附于书后。经诸多学者进行校定印正,嘉庆四年(1799年)成书。杨仲义评此书:“综算氏

  • 春秋左氏传补注

    十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赵汸尊其师黄泽之说,《春秋》以《左传》为主,注则宗杜预。《左传》有所不及者,以《公》、《穀》二传通之;杜所不及者,以陈傅良《左传章旨》通之。此书即是采陈傅良之说以补

  • 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

  • 东坡词

    一卷。宋苏轼(1037-1101)撰。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宋史·艺文志》载《苏轼词》一卷;《书录解题》则称《东坡词》二卷。此本乃毛晋所

  • 简松草堂文集

    十二卷。《附录》一卷,《补遗》一卷。清张云璈(1744-1827)撰。张玉璈字仲雅,一字简松。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举人。嘉庆十二年(1807)谒选授湖南安福知县、后调任湘潭知县。张云璈于学无所不

  • 永嘉县志

    ①二十六卷,清崔锡修,齐台南、汪沅纂。崔锡字晋三,汉军正黄旗人,拔贡,乾隆十九年任永嘉县知县。齐召南字少宗,天台县人,乾隆元年举博学宏词,官至礼部右侍郎。考永嘉县志,自元、明及清凡五修。此志为六修。此

  • 五经读

    五卷。明陈际泰(详见《易经说意》)撰。际泰平生以写作科举考试文章著名,研求经学非其所长,所以此书对五经诠释也用时文之语。现存有明崇祯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