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蔡方起义

蔡方起义

曹魏利城(治今江苏赣榆西)士兵起义。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六月,利城郡士兵,在蔡方等人领导下,举行起义,他们攻占郡城,杀太守徐质,推举当地人唐咨为首领,攻打邻近郡县,发展起义力量。曹魏派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率兵,会同青州(治今山东淄博临淄北)刺史军队前去镇压,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怯薛

    蒙古与元朝的宿卫亲军。“怯薛”一词,系蒙古语,意为轮班警卫。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后,组建了一支一万人的怯薛军,其成员多为万户、千户、百户、十户的子弟及其随从。这是成吉思汗直接指挥的最精锐的部队。平时,怯薛

  • 沙苑之战

    东、西魏间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八月,丞相宇文泰率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等十二将,统兵近万人,攻克东魏之恒农郡(今河南三门峡市),擒其刺史李徽伯,俘其战士八千。东魏丞相高欢

  • 强学会

    清末维新派创立的第一个政治团体。1895年8月(光绪二十一年七月)由康有为首倡,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在北京正式成立。主要成员有:杨锐、沈曾植、沈曾桐、汪大燮等。公推陈炽为总负责,梁启超为书记,主

  • 王振专权

    宦官王振,初侍英宗于东宫,英宗即位后,命掌司礼监,倍加宠信,呼为“先生”。王振擅作威福,贪污受贿,矫旨引荐同党,陷害政敌,凡是对他不满的人,均遭迫害。公侯勋戚尊他为“翁父”。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

  • 交趾侵宋

    又称交州之变。宋神宗时交趾(在今越南北部)入侵事件。北宋建立后,与交趾王国基本保持和平交往,冲突很少。但自侬智高事件后,交趾统治者渐萌侵宋之心,时于宋朝边境掠夺骚扰。至其王李乾德时,更公然张贴榜文,攻

  • 于谦守卫北京

    明景帝时于谦抗击蒙古瓦剌部骚扰、保卫北京的战役。于谦(公元1398年—1457年),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宣德、正统时历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正统十

  • 秦仲伐戎

    秦国先公讨伐西戎的战争。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周厉王无道,西戎反叛周王室,灭掉居于犬丘的秦的另一支系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后,任命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秦仲伐西戎失败,反为西戎所杀。宣王复命秦

  • 上林三官

    官署名。又称水衡三官。因设于由水衡都尉掌管的上林苑中而得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废三铢钱、由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此时上林三官是少府的下属机构。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后,上林三官划归

  • 三京宰相府

    辽先后后置五东,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以五京为中心,分全国为上京道、西

  • 田氏代齐

    春秋末年,齐国田氏代替姜齐政权的事件。春秋初年,陈国的公子完逃到齐国,任工正,称田氏。春秋末年齐景公时,公室剥夺民众生产物的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归民众维持生活;对不少民众施行刖刑,以致国家众多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