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汝州之役

汝州之役

唐末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军战胜唐军的一次重要战役。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王仙芝、黄巢率军围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为唐平卢节度使宋威击败。宋威虚报战果,声称王仙芝已死,并遣返诸道兵,为农民军的再起创造了条件。后王仙芝、黄巢率军避实就虚,转向河南,连破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二城八县,拟东攻洛阳。唐廷急调重兵加强洛阳防务,又封锁汝州(今河南临汝)、邓州(今河南邓县)一带的交通要塞,并命忠武军出兵陈(今河南淮阳)、许(今河南许昌),准备东西夹击农民军。王仙芝、黄巢当机立断,急速率军西进,于九月间力克汝州,俘获刺史王镣。洛阳的唐朝官僚闻讯后皆挈家出逃。该战役的胜利,打乱了唐朝的军事部署, 使农民军一举摆脱了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猜你喜欢

  • 穆王西游

    周穆王巡游西方的传说。《左传》中有“穆王欲肆其心,周游天下”的记载,战国时人据以敷衍成神话传说。晋太康年间汲郡(今河南汲县)古墓中发现的竹书《穆天子传》,据认为即战国时人所作,其中叙周穆王驾八骏西游,

  • 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采用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大约在七世纪中叶,唐就出现了雕版印的佛像。德宗时有了作为商人纳税凭据用的“印纸”。九世纪初, 已有诗歌的印本。文宗大和年间(公元828年——8

  • 文景之治

    汉初社会经济十分凋敝。文帝、景帝时期,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实行“轻徭薄赋”, “约法省禁”, “与民休息”各项措施,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较大发展。当时土地垦辟,人

  • 马嘉理事件

    简称“滇案”或“云南事件”。1858年(咸丰八年)一个英国退伍军官曾提出由缅甸仰光到云南思茅修筑铁路的方案。此后,英国便于1863、1868年(同治二、七年)派出“勘探队”,从缅甸八莫进入中国云南腾越

  • 北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建立。冯跋系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曾任后燕禁卫军将领。建始元年(公元407年),冯跋支持高云杀后燕主慕容熙,后高云为部下所杀,跋遂自称燕天王,仍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史

  • 诬告法

    明代关于诬告者反坐的法律。明太祖朱元璋认为: “奸徒不抵,善人被诬者多矣”,于是规定“自今告谋反不实者,抵罪”。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 专定《诬告法》,其中规定:诬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诬

  • 期门

    汉武帝时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组成。因为他们经常“期(待命)诸殿门”,听候调遣,故名。属光禄勋,宿卫皇帝。平帝时改称“虎贲郎”。

  • 僚族起义

    唐前期四川少数民族起义。唐太宗征高丽无功而还,伺机再次东征,乃令强伟等役民赶造战船。重役摊及四川僚族。僚族无技造船,不得不雇佣潭州(治今湖南长沙)人,大船一艘,往往庸绢二千二百三十六匹。除出绢雇人造船

  • 州牧

    官名。西汉武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把全国分为十三部(州),部(州)设刺史。刺史只是监察官吏,没有固定驻地,官阶低于郡守,秩六百石。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官秩上升为二千石,汉哀帝时复称刺史,后又称

  • 南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德建立。永康二年(公元397年),北魏进兵中山 (今河北定州)。后燕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镇守慕容德弃城南下, 公元398年,在河南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称燕王。次年,迁于广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