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建国前,由冯云山、洪秀全创立的农民革命组织。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开始与封建仕途决裂。他研读了七年前在广州第二次应试时得到的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借取和附会其中某些内容,创立了拜上帝教。其同乡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玗等人成为最早的信从者。1844年4月(道光二十四年二月)洪秀全偕冯云山离花县家乡出游布道,因收效不大,数月后洪秀全返回家乡,冯云山则进入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继续活动。他深入群众, “逾数年,热心传教,成绩极大”, 到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紫荆山区的拜上帝教信徒已发展到二、三千人,正式建立了拜上帝会组织。是年7、8月(六、七月)洪秀全重返广西,进入紫荆山区与冯云山会合,进一步健全和发展组织,积极进行反清起义的准备。他们模仿基督教戒律“摩西十戒”制定“十款天条”作为会规,使会员服从和统一于严格的纪律。拜上帝会组织规模也不断扩大,总会之下设有若干分会,分布在广西桂平、贵县、平南、武宣,象州、博白、陆川等地,甚至远及广东高州、信宜一带。会员主要为贫苦群众,成分以农民居多,其次为矿工、手工业者,此外,也有一些贫穷的农村知识分子和经济富裕但社会地位较低的地主分子参加。拜上帝会的活动首先受到地方地主豪绅势力的敌视,1848年1月(道光二十七年底)桂平劣绅王作新向官府指控冯云山不法,冯被逮捕入狱。由于会众的积极营救,冯云山于次年春获释。在冯云山被押和洪秀全返粤营救期间,杨秀清和肖朝贵先后分别假托天父和天兄下凡附身传言,起了稳定众心、维护组织的作用,但这也成为他们扩大个人权力、提高个人地位的手段。拜上帝会逐步形成了以洪秀全、杨秀清、肖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集团。该组织的活动政治色彩越来越突出,不久就发展到同地主武装的直接冲突。1850年7月(道光三十年六月)随着革命时机的成熟, 拜上帝会会众开始“团营”,向总机关所在地金田村集中,以举行武装起义。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起义正式爆发。

猜你喜欢

  • 蔡方起义

    曹魏利城(治今江苏赣榆西)士兵起义。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六月,利城郡士兵,在蔡方等人领导下,举行起义,他们攻占郡城,杀太守徐质,推举当地人唐咨为首领,攻打邻近郡县,发展起义力量。曹魏派屯骑校尉任福

  • 九寺

    官署合称。寺之长为卿,故九寺又称九卿。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从汉代起,又设尚书分曹

  • 宋江起义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之一。因其曾以梁山泊(今山东东平南)为根据地,活动于黄河以北、以南广大地区,故亦称梁山泊农民起义或河朔农民起义。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以梁山泊为依托聚众起义。转战于

  • 楚汉之争

    秦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全国政权而进行的斗争。钜鹿之战,项羽打败章邯,威名大振,成为“诸侯上将军”,势力最强,因欲统治全国,刘邦首先入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根据“先入关者王之”的约言,他想做关中王,项

  • 呼韩邪朝汉

    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混战后,形成了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拥兵争雄的局面。呼韩邪接受左伊秩訾“事汉则安,不事则危亡”的建议,力排众议,归附汉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亲至长安朝拜汉宣帝。汉

  • 南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德建立。永康二年(公元397年),北魏进兵中山 (今河北定州)。后燕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镇守慕容德弃城南下, 公元398年,在河南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称燕王。次年,迁于广固(今

  • 北匈奴西迁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蒲奴单于统领所部,留居漠北,势力削弱。但依然控制西域诸国,欲与汉和亲而不得,陷入困境,不断侵扰汉河西和北部缘边郡县。东汉为保障边郡安宁,永平十六

  • 学部

    清末官署名。清末停止科举,各地兴办学堂,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五司(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十二科,原有之国子监也并归学部

  • 丰岛海战

    见“牙山海战”。

  • 安庆保卫战

    太平军著名战役。安庆既屏蔽天京,又是天京的粮饷基地。1860年5、6月(咸丰十年闰三、四月)太平军解天京之围,东征苏、常,湘军乘机包围安庆。太平军先派陈玉成、李秀成沿江南北两岸奔袭武汉,以救安庆,是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