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崔浩之狱

崔浩之狱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诛杀汉族世家大族的一起大案。崔浩(?—公元450年), 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好文学,博经史,工书法,长于天文、历学、曾制定《五寅元历》;历仕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官至司徒。崔氏为北方汉士族之首,浩对中原士族人物,多所荐拔,起家为郡守者数十人。但由于自恃才略,专擅朝权,发展汉族士家大地主的势力,在政治上与拓跋氏统治者的矛盾,日渐加深。神䴥二年(公元429年),诏其续撰国史,且令务从实录。浩领旨后,与弟崔览及高谠、邓颖、晁继、范亨、黄辅等人,共参撰叙,成《国书》三十卷。著作令史闵湛、郄标劝浩立石碑刊载所撰国史。浩在取得太子拓跋晃的赞同后,用功三百万,立石方百三十步,刊《国书》于石上。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拓跋焘以其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街路, 暴露国恶,处之以死刑,并灭其族。同时,与其有联姻关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并遭灭族之祸。浩之僚属以至僮吏一百二十八人,亦惨遭杀戮。崔浩之狱,是拓跋氏稳定北方统治后,对中原汉族世家大族的一次沉重打击。

猜你喜欢

  • 班匠银

    明代以银代役制度。明代工匠分住坐和轮班两种。住坐匠是从京师附近各州县征集来京,主要为皇族生产,每月服役十天。轮班匠是外地工匠,每年轮流到京师服役三个月。明代名隶官籍的民匠中,班匠约有二十三万,占工匠总

  • 伊阙之战

    战国时秦战败韩、魏联军的战役。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韩将公孙喜率军和魏军联合抗秦,秦左更(第十二级爵位)白起率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虏公孙喜,拔五城

  • 蓝田之战

    战国中期秦败楚的战役。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今陕西、河南两省间的丹江以北)之战,楚军大败后,楚怀王大怒,倾全国兵力再攻秦,战于蓝田(今陕西蓝田西三十里),楚军大败。韩、魏乘楚败袭击楚

  • 白起陷郢

    战国时秦将白起攻陷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战役。楚顷襄王时,统治者淫逸侈靡,不顾国政。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使大良造(第十六级爵位)白起击楚,攻克郢,烧楚先王墓夷陵 (今湖北宜昌东南)

  • 陈家谷口战役

    宋辽间一次重要战役。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宋三路伐辽。西路军以潘美为都部署,名将杨业为副, 王侁为护军。连克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朔(今山西朔县)四州。谋麾师而

  • 骑士

    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种兵卒,西、北边郡产马地区训练骑兵,称骑士。

  • 孟津之会

    周武王在孟津(一作盟津,在今河南孟津)召集诸侯举行的盟会。武王即位的第二年,为了检阅伐商的队伍,同时也为了试探商纣王对周人备战活动的反应,出动军队大规模地向东进发,至于黄河边上的孟津。诸侯自动前来参加

  • 田氏代齐

    春秋末年,齐国田氏代替姜齐政权的事件。春秋初年,陈国的公子完逃到齐国,任工正,称田氏。春秋末年齐景公时,公室剥夺民众生产物的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归民众维持生活;对不少民众施行刖刑,以致国家众多的市

  • 争国本

    明神宗时因立太子问题引起的争论。明神宗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郑贵妃生子常洵,常洛为长。神宗宠爱郑贵妃,意立常洵,乃以“数年后皇后无出,再行册立”为由,迁延不立太子。许多大臣为维护传统的封建继承制,

  • 法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主张法治的主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为春秋晚期郑国子产。《左传》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 “郑人铸刑书”。这是子产担任郑国执政期间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