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山东机器局

山东机器局

清末山东创办的军事工厂。1875年(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奏准创办于济南北郊泺口。调委徐建寅为总办,薛福辰为会办。创办经费约三十万两左右。1877年(光绪三年)正式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火药、铜帽、拉火、铝丸等。该局草创最初五年,生产上升。此后至甲午战前十余年发展缓慢, 自1894年至辛亥革命前,又进入扩展期。甲午战争需要大量军火,筹饷、练兵、简器的舆论强烈,山东巡抚李秉衡奏准扩大该局生产规模,至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花费十二万两,扩建大体完成,包括枪厂、熟铁厂、枪子厂、轧钢厂等,使规模扩大三分之二, 能生产枪、炮、枪弹、以及机器、锅炉、火药、电灯、电池等。袁世凯、周馥抚鲁期间均作了一些扩充。该局是各省机器局中比较特殊的一个,虽然机器购自外国,但从安装到生产管理,没有雇聘一名外国人。经费由山东地方筹措,较少受清廷干涉。开创初期即在章丘购买煤田办了煤矿,用新法开采,在原料和燃料供应上较有保证。管理人员如徐建寅、薛福辰、曾昭吉等对机械理化深有研究,熟悉经营管理。山东机器局生产的军火一部分供应内地清军用以维持封建秩序,一部分调拨给沿海炮台、驻军和水师练兵之用。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期间,开足马力生产,在御侮上起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 武宗即位之争

    元成宗去世后发生的皇位之争。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正月,成宗病逝, 无嗣。成宗生前多病, 卜鲁罕皇后多参与政事。此时, 卜鲁罕皇后与左丞相阿忽台等谋立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而右丞相哈剌哈孙等蒙汉官员

  • 三大府

    明代官署名。明初,中央政府建制承袭元朝。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辖六部,总揽全国行政,对皇帝负责,对政务有专决权。设大都督府,置大都督,节制全国军事。设御史台,职掌监察。这三个机构统称“三大府”。为加强

  • 钟人杰起义

    清道光年间湖北崇阳农民起义。1842年初(道光二十一年底),湖北崇阳人钟人杰因领导矿工争取采煤权利,遭受崇阳知县通缉,遂与陈宝铭、汪敦族等人组织天地会众二、三千人发动起义。1842年2月2日(道光二十

  • 张煌言抗清

    张煌言, 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鲁王政权垮台后,他和张名振奉鲁王于海上,在舟山、浙江沿海一带活动,并多次出师长江。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张煌言与郑成功连兵北伐,水陆两军围攻南京,还溯江而

  • 介休之战

    唐军与宋金刚军进行的一次战役。李渊太原起兵,进军关中之时,留第四子李元吉镇守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后刘武周、宋金刚勾结突厥贵族,攻破太原,并长驱南下直到晋南。李渊派李世民率军反击,以收复故地。武德三年

  •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进行统一战争的政治手段。曹操出任兖州牧后,打败吕布和汝南(治今河南平舆北)、颍川(治今河南禹县)的黄巾农民军,占领许县(治今河南许昌)势力颇大。他接受荀或和程昱“奉天子都许”的建议,于建安元年(公

  • 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

    见“黄花岗起义”。

  • 檀石槐统一鲜卑

    鲜卑本东胡族的一支。西汉时,臣服于匈奴,助其攻寇汉北部边郡。东汉光武、明、章帝时为汉保边塞, 攻击匈奴。和帝时,北匈奴西迁,鲜卑占其故地,并其余众,势力渐强。安帝时,与汉通市,内附者一百二十部落,此后

  • 黄嵬山割地划界

    宋辽边界纠纷事件。庆历“增币”后,辽继续恃强争界,不断在河北、河东二边制造事端。宋之河东与辽之蔚(今河北蔚县)、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山西朔县)等州接界。宋太宗以来辽即不断越界侵耕蚕食。到神宗熙宁时

  • 宇文泰改革

    宇文泰字黑獭,北周代郡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鲜卑族人。官至太师、大冢宰,实掌西魏朝政二十余年。执政期间,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重用汉人苏绰、卢辩、制定了官府文案程式和计帐、户籍之法,以统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