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法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

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7日(咸丰八年五月十七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附约六款。其主要内容是:公使驻京,与清政府外交往来用平等礼节,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馆;增开琼州、潮州(后改汕头),台湾(后选定台南)、淡水、登州(后改烟台)、南京为通商口岸;法国天主教教士可入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准许法国人往内地游历,在各通商口岸任意租地建筑、设立教堂、开设医院、兴办学校等,中国人触犯、毁坏教堂、坟地等,地方官应严加惩处;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法国兵船、商船有权驶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中法《天津条约》进一步破坏和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为法国侵略势力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根据。

猜你喜欢

  • 三定江南

    周玘镇压农民起义、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的战争。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 张昌在江夏郡(治今湖北云梦)率众起义,派石冰率部分农民军进攻扬州、江州(治今江西南昌)。封云在临淮(治今江苏盱眙东北) 起义

  • 旭烈兀西征

    蒙哥汗在位期间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军对波斯与西亚地区的军事征讨。成吉思汗与窝阔台汗统治时期,已攻占波斯大部地区。公元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后,继续向外扩张。公元1252年,蒙哥汗命其弟旭烈兀分镇波斯,并继

  •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又称《中英通商章程》,为中英《天津条约》的补充条款。根据《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1858年10月(咸丰八年九月)清政府派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到达上海,会同两江总督何桂清等,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

  • 北府兵

    东晋一支精锐部队的名称。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继位,谢安执政。他为组建一支由中央政府调遣的精锐部队,保卫都城,乃令其侄谢玄充任南兖州(今江苏镇江)刺史,负责筹组新军。谢玄召募来自徐(今江苏徐州)、兖(今山

  • 太史寮

    西周中央政权两大官署之一。其长官为太史, 或称作册,也单称尹氏。殷墟甲骨文已有史、作册、卜等名称,司理占卜、祭祀等事。西周太史寮已发展成为与卿事寮并立的两大官署之一,掌管出纳王命、册命大臣、起草图书文

  • 契丹大字

    契丹族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阿保机称帝建国后,于神册五年(公元920年)正月命耶律突吕不等人,以汉字隶书之半增损之,拼读契丹语,创制多音符方块文字数千,于当年九月颁行。与汉字并用。后世称之为契丹大字。

  • 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保卫民主共和制度而进行的斗争,又称“赣宁之役”。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着手建立独裁统治。1912年8

  • 郭子兴起义

    元末江淮农民起义。首领郭子兴,定远(今属安徽)土豪,当地白莲教首领。常散家资,结壮士,很有影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二月,郭子兴与孙德崖等聚众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起义者以红巾为号,亦

  • 永乐城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神宗元丰时,宋军攻占西夏银(今陕西米脂西)、夏(今陕西横山西)、宥(今陕西靖边西北)三州,欲进而夺取整个横山地区,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宋

  • 韦后摄政

    中宗复位,韦氏为后。中宗昏庸懦弱,大权旁落韦后之手。她勾结武三思等, 专擅朝政,以从兄韦温等掌握大权,纵容其女安乐公主卖官鬻狱,并大造寺院道观,欲步武则天后尘,重演代唐之剧。景龙元年(公元707年)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