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837—908【介绍】: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临淮(今江苏盱眙北)人,家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东)。新、旧《唐书》有传。咸通十年(869)进士。曾官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乾符六年(8
轻易割舍。李嘉祐《闻逝者自惊》:“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文集。五代孙光宪撰。《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孙光宪《巩湖编玩》三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荆台集》四十卷、《笔佣集》十卷、《纪遇诗》十卷、《巩湖编玩》三卷,《橘斋集》二卷。其集已散佚。《全唐诗》存诗八
【介绍】:①(全)杜甫于大历二年(767)在夔州作。此诗写醉后归家所见所闻深夜景象,以及边歌边舞之醉态。王嗣奭曰:“黑夜归山,有何奇特?而身之所经,心之所想,耳目所闻见,皆人所不屑写;而一一写之于诗,
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怨杀,子胥奔吴,率吴兵攻楚,入楚郢城,求昭王不得,乃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以泄恨。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元稹《楚歌十首》之三:“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后因以“鞭尸”
【介绍】: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诗句。二句以“朗日”、“秋霜”为喻,写雄心之高远、壮志之贞洁,充分表达了平叛靖乱、经邦济世的一代帝王的精神风貌。
【介绍】:刘畋《晚泊汉江渡》诗句。写晚泊汉江所见黄昏夕照之景。上句写江上归帆,重重叠叠,可见其多;下句写夕阳落照,豁然明朗。体物精细。
【介绍】:顾况作。昭应,唐天宝七载(748)废新丰县置昭应县,即今陕西临潼新丰镇。诗以汉武帝、唐玄宗为例,揭露并嘲讽了唐朝统治者迷信神仙、祈求长生的荒唐行为。语言清新蕴藉,音调宛转和谐,节奏轻灵明畅。
指春秋吴公子季札悬留在徐君墓前树上的宝剑。多用为悼念亡友之典。杜甫《哭李尚书》:“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参见“悬剑”。
【生卒】:678—747【介绍】:唐代散文家。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少知名。武后长安初,李峤等荐其词高行直,授左拾遗。中宗时,以与张柬之善,出为南和令,又贬富州司户参军事。少帝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