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晚眺》诗句。此诗是回忆在平泉别墅晚眺的情景。这两句写日暮时分,牛羊归来,炊烟袅袅的安宁景色,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争斗,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
楚人和氏两次献玉璞,皆被认为是石头。后在楚山哭三日三夜,泣尽出血。文王使人问之,让玉人理其璞而得宝,命之“和氏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证玉臣”指赏识人才者。孟郊《送孟寂赴举》:“况当圣明主
【介绍】:白居易十五岁时作,为白氏文集中最早的一首诗。诗人因避乱而流寓江南(主要为苏州、杭州一带),其父原任徐州别驾,时任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别驾,兄弟仍在徐州属县符离(今安徽宿县)家中。全诗直抒
指书信。唐彦谦《寄台省知己》:“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参见“双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南亩,好为《梁父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后以“抱膝吟”指高人志士抒怀之吟咏。李群玉《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羁栖摧剪平生志
【介绍】:见岑文本。
【介绍】:贞元间为青州临淄令,余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见“斗百草”。
①为人驾车。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后因以“执鞭”咏贱役。顾况《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化佛示持帚,仲尼称
在江西省九江市东侧长江边上。原为民间酒楼,唐代诗人韦应物、白居易登楼题咏,使其名振于世。白居易有《题浔阳楼》诗,就抒写了当时所见所感。自施耐庵《水浒传》描述宋江浔阳楼醉题反诗而蜚声海内外。现楼系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