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昭宗时为镇南军节度使钟传幕从事。能文。撰《江西表状》二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已佚。又《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八有黄台,宋初为屯
【生卒】:748—834【介绍】:俗姓王,郑州新郑(今属河南)人。十岁出家,嗣马祖道一。贞元中居池阳南泉山,三十年足不下山,人称南泉禅师。大和初被宣歙观察使陆亘迎下山,授徒数百人。《宋高僧传》、《祖堂
山名。在洞庭湖西。李华《云母泉诗》序:“洞庭湖西玄石山,俗谓之墨山。”
【介绍】:李群玉(一作张继,非)《重经巴丘追感》诗句。《全唐诗》题注云:“开成初,陪故员外从翁诗酒游泛。”从翁,指李虞。群玉青年时由家乡澧州(今湖南澧县)出发东游,经洞庭湖过巴陵(今湖南岳阳),作有《
①古挽歌名。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尚缠漳水疾,永负《蒿里》饯。”②本为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为埋葬死者的地方,亦因以泛指墓地。李白《上留田》:“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权德舆《哭
七言绝句。唐崔郊作。《云溪友议·襄阳杰》载此诗本事:崔郊“与姑婢通”,而姑“鬻婢于连帅(于頔)”。寒食日,郊与婢相值,“马上连泣,誓若山河”,郊赠婢此诗。于顿见诗,召郊,“命婢同归”。此诗以西晋石崇婢
【介绍】:唐代诗人。字居云,蜀(今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早年隐于蜀中,常出入公卿间。会昌三年(843),以宰相李德裕所荐登进士第。咸通十一年(870),累官至台州刺史。辛文房谓其“吏材文价,俱不甚超”
【介绍】:见元结。
苏门,指苏门山。在今河南辉县西北。三国魏名士阮籍尝游苏门山,见隐士孙登,与之谈太古无为之道,当论及五帝三王之义时,见孙登并无心听他讲论,乃对之长啸。阮籍下山后,孙登也在山上长啸。见《晋书·阮籍传》。后
①《刘禹锡诗文选注》编辑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版。书前有“前言”,从儒法斗争的角度评介刘禹锡。全书选刘禹锡文14篇,赋3篇,诗79首。每篇作品题下有说明,注释置于每页之下,颇便阅读。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