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张孜作。运用对比手法,将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从而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头二句交代背景,点明时间、地点、环境;中八句用铺叙手法,揭露“豪贵人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两句笔锋
春秋晋国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牟山侧,为赵献侯迁都之处。周昙《咏史·春秋战国门·襄子》:“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见中牟以义归。”
即佛经。皎然《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参见“贝叶”。
【介绍】:唐代诗人。字中师。一作仲师,误。凤翔宝鸡(今属陕西)人,郡望弘农(治今河南灵宝)。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误。约生于宝应元年(762)。少随父仕于蜀。大历末,与苻载、李演、王简言同学于青城山
【生卒】:?—912【介绍】:五代文学家。字少逸。沙州敦煌(今属甘肃)人。少居洛阳。二十岁前曾落发为僧,法名藏机。广明末返俗。举进士、博学鸿词,均遭黜斥。昭宗时,召拜广文博士,改秘书郎。光启三年(88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四言诗是古代诗歌中较早的形式之一,上古歌谣及《诗经》中的作品多用四言。至东汉末,四言诗渐为五、七言诗代替。唐代四言诗作品较少,以韩愈《元和圣德诗》、柳宗元《平淮
【介绍】:王建作。尼师,指出家入佛门的女子,俗称“尼姑”。诗人以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位稚气十足、不明佛事的年幼女僧形象,对唐代大规模建寺、度僧风气进行了讥讽。语调活泼,对仗工整,心理刻画尤其细腻生动。
【介绍】:唐代诗人。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人。生年不详。咸通以来,累举进士不第,因依附宦官,与秦韬玉等合称“芳林十杰”。乾符六年(879)官台州刺史。广明元年(880)后,充鄜延节度使从事。怒杀歌妓杜红
【介绍】:唐代辞赋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历中曾应进士试。工赋能诗。《全唐文》存文十五篇,内十四篇为赋。《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二首。事迹见其诗文。
王步高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120万字。是书以清代蘅塘退士所编《唐诗三百首》入选的作家、作品为基础,补选了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和李贺诗10首,汇辑了唐以来的唐诗选集、序跋、诗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