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

【介绍】:

杜甫于大历元年(766)秋在夔州作。秋兴之兴,读去声,是感兴、发兴之意。杜甫漂泊多年,寓居夔州,往事历历,时萦胸臆。值兹秋日,见草木之凋谢,景物之萧森,触景伤情,引发了对长安的思念与回忆,写下了这组联章体七律。这组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四首是过渡。前三首以咏夔州秋景为主而遥忆长安,夔州详而长安略;后五首以回忆长安为主而回应夔州,长安详而夔州略。八首的中心思想是“故国之思”。所思之情事,广泛而又具体,基本内容是,长安盛衰之变,个人遭遇之感。然国事多而己事少,体现了杜甫忧国忧乱忠君爱国的一贯思想。俞场曰:“身居巫峡,心忆京华,为八诗大旨。曰‘巫峡’,曰‘夔府’,曰‘瞿塘’,曰‘江楼’、‘沧江’、‘关塞’,皆言身之所处;曰‘故国’,曰‘故园’,曰‘京华’、‘长安’、‘蓬莱’、‘昆明’、‘曲江’、‘紫阁’,皆言心之所思,此八诗中线索。”(《杜诗镜铨》卷一三)《秋兴八首》是杜甫惨淡经营之作,艺术上堪称登峰造极。沈德潜曰:“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具见于此。其才气之大,笔力之高,无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杜诗偶评》卷四)

猜你喜欢

  • 归佾

    【介绍】:见归氏子。

  • 刀锥

    刀刃和锥尖。喻指极微之利。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 大历体

    诗歌风格。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以时而论”有“大历体”,指“大历十才子之诗”,当谓其诗歌风格。十子之诗,多近体酬和赠送之作,有流连光景、粉饰现实者,也有感慨时世和个人遭遇者,艺术上追求清空闲雅、

  • 如意舞

    语出北周庾信《对酒歌》:“山简接䍠倒,王戎如意舞。”晋朝王戎喜持铁如意起舞,后因以“如意舞”喻指欢乐起舞。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之二:“欢剧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

  • 启发

    指花苞绽放。李白《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

  • 仙壶

    指神仙境界。传说道士施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李敬方《遣兴》:“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

  • 黄可

    【介绍】:字不可,南唐进士。出身孤寒,性朴野,作诗好用驴字,时人讥之。《全唐诗》存诗2句。

  • 忆孙宾

    孙宾,指东汉北海人孙嵩,嵩字宾石。东汉赵岐避难时受到孙嵩的保护,后赵岐官迁太仆,荐孙嵩为青州刺史。见《后汉书·赵岐传》。后为咏知恩图报的典故。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青云傥可致,北海忆孙宾。

  • 洞庭张乐

    《庄子·天运》:“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后因以“洞庭张乐”谓盛大的奏乐场面。也用以咏黄帝故事。舒元舆《桥山怀古》:“

  • 杜甫诗韵考

    王三庆著。此作以宋本《杜工部集》为底本,参以钱谦益《笺注杜诗》及仇兆鳌《杜诗详注》等,对杜甫各体诗的诗韵,进行了分析论述,是一专论杜甫诗韵的著作。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73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