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缙

王缙

【生卒】:700—781

【介绍】:

唐代文学家。字夏卿。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随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郡人。少好学,与兄王维同以文词知名。玄宗开元七年(719),登文词雅丽科;十五年(727),又登高才沈沦、草泽自举科。历仕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天宝七载(748),任大理丞。安史乱中,任太原少尹,与李光弼同守太原,以功加宪部侍郎。乱平,入朝为国子祭酒,历凤翔尹、工部侍郎、蜀州刺史。宝应元年(762),任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广德二年(764),以左散骑常侍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太微宫使、弘文崇贤馆大学士,相代宗。其年八月,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行营,加东都留守。永泰元年(765),拜河南副元帅。大历三年(768)六月,兼领幽州长史、卢龙节度使,又兼河东节度使。五年(770),封齐国公。十二年(777),因倾附元载,贬为括州刺史。十四年(779),迁为太子宾客,留司东都。建中二年(781)卒,年八十二。缙工诗文,善书法,时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窦臮以为缙之草隶,“功超薛稷”(《述书赋注》)。宝应元年,曾奉代宗命,裒集王维遗文,编成《王维集》十卷。《全唐诗》存诗八首,《全唐文》及《唐文拾遗》存文八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一六,《书史会要》卷五。

【生卒】:700?~781

【介绍】:

夏卿,太原祁(今山西太原)人,徙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弟。开元七年(719)中文词雅丽科,十五年中高才沉沦草泽自举科。历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天宝七载(748)任大理丞。安史乱起任太原少尹,因功加宪部侍郎。入朝为国子祭酒。历凤翔尹、蜀州刺史、工部侍郎。广德二年(764)以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入相。旋持节行营,历诸镇。大历五年(770)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齐国公。坐附元载,贬括州刺史。迁太子宾客,留司东都。新、旧《唐书》有传。王缙佞佛,工诗文,善书法,时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曾奉代宗命裒集王维遗文,编成《王维集》10卷。《全唐诗》存诗8首。

猜你喜欢

  •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介绍】: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在成都作。江,锦江,即流经草堂的浣花溪。独步,杜甫往访南邻酒伴未遇,故独自沿江信步,寻花赏景。七首诗均以咏花为内容,描写了浣花溪畔,群芳竞放,千姿百态,春意盎然的美

  • 伤阌乡县囚

    【介绍】:白居易作。见《歌舞》。

  • 灯暗愁孤坐,床空怨独眠

    【介绍】:崔珪《孤寝怨》诗句。二句写妻子深夜空床独宿时的怨恨之情,表达了对远方征人的苦苦相思之情。“灯暗”、“床空”,刻画环境;“孤”、“独”,揣摹心境;“愁”、“怨”,直抒胸臆,因情真而不觉直白,感

  • 绵竹颂

    汉代扬雄曾作《绵竹颂》,直宿郎杨庄在汉成帝面前朗诵此文,成帝十分欣赏,遂召见扬雄,拜为黄门侍郎。后用“绵竹颂”喻指举荐人才。李商隐《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几时绵竹颂,拟荐子虚名。”

  • 来济集

    文集。唐来济撰。《旧唐书·来济传》谓有文集三十卷行于世,但该书《经籍志》未著录。《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来济集》三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一首,《册府元龟》存文一篇。

  • 智昇

    【介绍】:唐代高僧。姓氏、生卒年、籍贯不详。开元中为长安西崇福寺僧。开元十八年(730),撰成《开元释教录》二十卷,为开元以前佛典目录之集大成者,历代佛藏皆著录,南京刻经处有单行本。《新唐书·艺文志三

  • 郑良士

    【生卒】:856—930【介绍】:唐末五代诗人。《全唐诗》小传云“一作士良”,误。原名昌士,字君梦。仙游(今属福建)人。咸通中屡举进士不第。景福二年(893),献诗五百首,授国子四门学士。历补阙,累迁

  • 淇上别业

    高适别墅名。在淇上(今河南淇县)西山下。高适《淇上别业》:“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 御选唐诗

    清圣祖玄烨敕编。玄烨既命编《全唐诗》900卷,又对徐倬《全唐诗录》大加嘉奖,赐金刊版,但又觉“讨索贵于详备,而用以吟咏性情,则当挹其精华而漱其芳润”(《御选唐诗序》),故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命陈

  • 何选唐诗

    清何绍基选。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进士。《何选唐诗》,不分卷,六册。选录唐人各体诗作。李、杜、王、孟、韩、白、韦、柳、杜牧、李商隐等大家名家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