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论丛
金启华著。见《杜甫诗论集》。
金启华著。见《杜甫诗论集》。
【介绍】:唐代诗人。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与天宝诗人陈元初有交往,作《移耶溪旧居呈陈元初校书》赠之。《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七。
《史记·佞幸列传》:“(文帝)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后因以“铜山”之典形容人拥有巨金,豪富一方。薛稷《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欢宴瑶台镐京集,赏赐铜山蜀道移
【介绍】:贾岛作。诗首联赞扬孟氏诗才非凡、万古扬名。颔联慨叹亡友寡妻无子,一生悲凉。颈联笔锋宕开,转写亡友虽终生未显,但诗播四海。尾联以景结情,抒写逝者已矣、生者凄凉的感怀。方回评此诗曰:“凡哭友诗,
《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形容显贵人家门第高贵,接近帝王。后因以“尺五天”借指豪门势族。杜甫《赠韦七赞善》:“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罗虬《比红儿诗》之一:“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
【生卒】:794—864【介绍】:日本高僧。俗姓壬生氏。下野国都贺郡(今日本枥木)人。年十五,投天台宗创始人传教大师最澄门下,得其钟爱,彻悟圆教奥旨,受传法灌顶。四十岁时,隐居修炼于横川首楞严院之根本
【介绍】:薛逢作。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薛氏生逢世事艰难、国运危殆之季唐,且命途坎坷,故多悼古悲今、抒发抑郁之作。此诗乃慨叹开元末世之音,招致安史之乱,从此由盛转衰。峻拔深刻,奇警动人。
指名声或功业长久流传。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轗轲,名垂万古知何用。”
汉末郴县人,孝养母亲,后升仙而去,临去嘱咐母亲说郡中将有大瘟疫,深挖一井,饮此井中水可以免灾。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末水》。后用为悼亡之典。亦用以咏郴州名物。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敢
秦始皇焚灭除《秦纪》以外所有史书和《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的地方。今传说其地有两处:一在今陕西省西安三桥镇西五里灰里铺;一在今西安东渭南五里灰堆。唐诗人罗隐、章碣都有《焚书坑》诗。
住在北方边塞上的老翁。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垂白乱南翁,委身希北叟。”亦化用“塞翁失马”之典,喻祸福相依。刘禹锡《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