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亦特指诗词格律。王周《自喻》:“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
【介绍】:唐代诗人。字台业。生卒年、籍贯不详。景福二年(893)进士及第。工诗。《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张鼎诗》一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
【介绍】:见知玄。
指申伯与甫侯。周代的两位贤相。《诗·大雅·嵩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后用为咏宰相之典。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
【介绍】:五代诗人。自称玄黄子。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少工吟咏,不求仕进。唐末避乱于湘阴。开运二年(945),以楚文昭王大兴土木,国中不胜其苦,作《渔父诗》百篇讥讽之。文昭王怒,欲穷饿之,
见“济江篇”。
【介绍】:聂夷中作。这是两首传诵千古、妇孺皆知的小诗,均表现了农夫耕作的艰辛,但又各有侧重。第一首将农夫的辛苦与官家的榨取并列,形成尖锐对比,反映出作者对不合理社会的大胆控诉。第二首又作李绅诗,着力强
【介绍】:顾非熊《送杭州姚员外》诗句。峤,尖而高的山。汀,水边的平地或水中的小洲。上句写山云,“侵”、“吐”二字以拟人化手法写出云彩的流动变化;下句写水月,“新”字写出月亮的皎洁。诗句细腻生动地描画出
诗集。唐罗浩源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罗浩源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罗浩源《庐山杂咏诗》一卷。其后未见刊行著录。作品已佚。
【介绍】:见许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