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太白文集辑注

李太白文集辑注

一称《李太白全集》、《李太白诗集注》。清王琦注。三十六卷,乾隆二十四年(1759)刊行。王琦字琢崖,号载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著有《李长吉歌诗汇解》五卷。此书前二十五卷赋诗略依萧本次第,删去了分类标目,及题下所注行踪。后五卷杂文又略依郭云鹏本,以缪本参订。后附附录六卷。并在征引杨、萧、胡注的基础上详加注释。前人注李者,以此本最善。有乾隆宝笏楼刻三十二卷本,又有乾隆二十五年(1760)宝笏楼增刻本、乾隆二十四年聚锦堂刻本、《四库全书》本、清聚文堂刻本、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扫叶山房石印本、《四库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万有文库》本、1936年世界书局本、1977年中华书局标点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送魏校书

    【介绍】:朱放作。诗写离情别绪,以“长恨”起,以反问结。前两句抒情直白强烈,后两句以杨花流水遣怀,委婉缠绵,刚柔相济,有民歌风味。

  • 邓攸无子

    犹伯道无儿。李玖《四丈夫同赋》之一:“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参见“伯道无儿”。

  • 偪仄

    亦作“偪侧”。①迫近。杜甫《偪仄行赠毕曜》:“偪仄何偪仄,我居巷南子巷北。”②密集,拥挤。韩愈、孟郊《城南联句》:“贤明戒先庚,驰门填偪仄。”③狭窄,狭小。韦应物《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榛荒

  • 土木形骸

    晋代嵇康、刘伶为人放旷,不修饰仪表,史书谓其“土木形骸”,意谓不注意仪表,形体象土木一样自然率直。见《晋书·嵇康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因以“土木形骸”比喻人自然率直,不矫柔造作。另:

  • 王羡门

    【介绍】:玄宗时人。开元十三年(725)曾撰泸州刺史康玄辩墓志。《全唐诗》存诗1首。

  • 虞童

    指虞翻。虞翻年少有才,十二岁即得高名,后官吴骑都尉,因忠直贬交州,故以“虞童”代指遭贬弃的忠直才能之士。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䰉。”

  • 夜静忽疑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

    【介绍】:朱长文《宿僧房》逸句。描写夜宿僧房时的情景和感受。二句重在写一“静”字:上句以幻觉写静,下句以动景写静。而“静”正是佛家参禅悟道之根本,又与诗题照应。构思新颖不凡,意境清空含蓄。

  • 尔来

    ①从那以来。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尔来又三岁,甘泽不及春。”②近来。杜牧《郡斋独酌》:“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

  • 席帽

    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三九:“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

  • 回愚

    回,指颜回。《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后因以“回愚”用作自谦之辞。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礼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