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新乐府

新乐府

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其特点如下:一是用新题,二是写时事,三是不以是否入乐为标准。唐以来,诸多诗人承继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创新题,以写时事。初唐诸多诗人及盛唐杜甫等人已自拟新题;中唐张籍王建古题、新题参用,诗作颇多,贡献亦大;李绅第一个有意识地以“新题乐府”为标榜和古乐府区别开来,并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后元稹和十二首,白居易继作五十首,并更名为《新乐府》,“新乐府”即定名于兹。

【介绍】:

白居易作。七言歌行体组诗,共五十首,是白氏讽谕诗最主要的代表作。题下注云:“元和四年(809)为左拾遗时作。”此组诗形式深受《诗经影响,为一组首尾完整、层次分明的套曲,前有总序,每首题下又有小序点明该诗主题;手法上借鉴杜甫写实作品,有的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叙事情节。作者继承发扬了《诗经》和杜甫诗歌现实主义传统,创作了这组诗。组诗内容丰富,自太宗创业、玄宗失政,写到元和年间,反映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有颂美,有劝戒,有写民生疾苦而寓讽谕。其反映民生疾苦之作为组诗的佳作。历代评价此组诗多从“讽谏”意义上予以肯定。如吴融《〈禅月集〉序》云:“国朝能为歌为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美风刺之道焉。厥后白乐天《讽谏》五十篇,亦一时之奇逸极言。”

猜你喜欢

  • 马洞微

    【介绍】:见马重绩。

  • 荐福寺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寺创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初名献福寺,为唐高宗献福而建。唐代为佛经译场。荐福寺塔造型别致,玲珑秀丽,建于唐景龙年间,因比大雁塔小,俗称小雁塔。塔为方形15层密檐式砖构。后经多

  • 遵养晦时

    谓顺应时势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语出《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一:“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 撞郎

    东汉郎官药崧率直忠诚,尝因事触怒明帝,明帝以杖击之,崧曰:“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事见《后汉书·钟离意传》。后因以“撞郎”为咏忠直之臣的典故。卢照邻《哭金部韦郎中》:“徒令永平帝,千

  • 孟彦深

    【介绍】:生卒年里不详。字士源。天宝二年(743)进士。天宝末为武昌令,后黜官。元结于广德初居于武昌之樊山,彦深与结有交游,互有唱酬。彦深淡泊仕途,无意干进。永泰初与孟云卿、焦遂、陶岘等泛游吴越山水间

  • 田家词

    【介绍】:元稹作。一作《田家行》。此为诗人所写古题乐府组诗中之一篇。该诗通过对农家辛苦耕作尚不足缴纳租税而被迫卖掉田舍抵租的深刻描写,揭露了朝廷治军无方、致使边疆战争不断的残酷现实,同时也热情讴歌了老

  • 人于红药唯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

    【介绍】: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颈联。二句是说,人看芍药,只欣赏它鲜艳的颜色,而作者却想到它的调和之性;莺到杨树之上,不惜叫出清脆的声音。艺术上用反衬烘托法,以芍药之红艳与莺啼之动人反衬闲

  • 大堤

    堤名。在今湖北襄阳。《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一》:“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唐诗中多以“大堤”为出美女或艳妓的地方。罗虬《比红儿诗》之八一:“能将一笑使人迷,花艳何须上

  • 花门

    山名。在唐甘州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北三百里。唐初在该处设立堡垒,以抵御北方外族。天宝时为回纥占领。后因以“花门”为回纥的代称。杜甫《留花门》:“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 寻橦

    古代百戏之一。一般为一人手持或头顶长竿,另有数人缘竿而上,同时作出各种动作进行表演。王建《寻橦歌》:“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植不比诸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