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小说家。字辉夫。东海(治今江苏连云港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后蜀广政初任普州军事判官。著有《鉴诫录》十卷,杂记唐五代轶事,间有一些富于传奇色彩的小故事,今存。又著有《聂公真龛记》、《广政杂
韦应物著。见《韦应物集》。
【介绍】:雍裕之《自君之出矣》诗句。化用古乐府《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呜咽”和徐干《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描写闺中女子思念丈夫,时时如呜咽的陇水般发出悲哀的哭泣声。
《左传·定公十三年》:“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后用以比喻对某事阅历丰富,自能积累经验,造诣精深。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生卒】:766—842【介绍】:字表臣,行二十六,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唐宗室。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又登博学宏词。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吏部侍郎而后入相。旋罢相,出为节度使,官终东都留守
【介绍】:唐代散文家。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人。生卒年不详。擢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中宗时,为吏部员外郎。后出为华州刺史。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开元十三年(725),由御史中丞徙吏部侍郎。出为汴州刺史
【介绍】:元稹作。大和三年(829),诗人入为尚书左丞,自越州经洛阳,与平生知己白居易相会,临别之际,诗人徘徊不忍离去,吟成此诗以赠。诗中反复诉说他之所以如此依依不舍,是因为他担心以后恐怕再无相逢之机
【介绍】:见杨於陵。
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皮囊。《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后因以“橐籥”指自然造化。陈九流《赋得春风扇微和》:“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袅袅逐东风。”
指西汉蜀中临邛富民卓王孙家。后以“卓家”为咏蜀地之典。耿?《送蜀客还》:“卓家人寂寞,扬子业荒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