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阎若璩

阎若璩

【生卒】:1636—1704

【介绍】:

清山西太原人,字百诗,号潜丘。阎龄子。二十岁时,读《尚书》,至古文二十五篇,疑为伪书。探讨三十余年,尽得其症结所在,成《古文尚书疏证》一书。康熙间以廪膳生应博学鸿词科试,未中。后从徐乾学修《一统志》,久居洞庭山书局。长于地理,于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如指掌。诗亦雅丽。有《四书释地》、《潜丘札记》、《日知录补正》等。


【生卒】:1636——1704

字百诗。山西太原人。侨居淮安。山阳县学生员,太原补廪膳生。研究经、史,尤精通地理。著有《古文尚书疏证》八卷,证明《古文尚书》为伪造;《四书释地》五卷、《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潜丘札记》六卷、《毛朱诗说》一卷、《日知录补正》、《丧服异注》、《博湖掌录》及宋刘攽、李焘、马端临、王应麟四家逸事,校《困学纪闻》二十卷,参与修撰《大清一统志》。康熙四十三年卒。


【生卒】:1636—1704

【介绍】:

清山西太原人,字百诗,号潜丘。阎龄子。二十岁时,读《尚书》,至古文二十五篇,疑为伪书。探讨三十余年,尽得其症结所在,成《古文尚书疏证》一书。康熙间以廪膳生应博学鸿词科试,未中。后从徐乾学修《一统志》,久居洞庭山书局。长于地理,于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如指掌。诗亦雅丽。有《四书释地》、《潜丘札记》、《日知录补正》等。


【生卒】:1636——1704

字百诗。山西太原人。侨居淮安。山阳县学生员,太原补廪膳生。研究经、史,尤精通地理。著有《古文尚书疏证》八卷,证明《古文尚书》为伪造;《四书释地》五卷、《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潜丘札记》六卷、《毛朱诗说》一卷、《日知录补正》、《丧服异注》、《博湖掌录》及宋刘攽、李焘、马端临、王应麟四家逸事,校《困学纪闻》二十卷,参与修撰《大清一统志》。康熙四十三年卒。


【生卒】:1636—1704

【介绍】:

清山西太原人,字百诗,号潜丘。阎龄子。二十岁时,读《尚书》,至古文二十五篇,疑为伪书。探讨三十余年,尽得其症结所在,成《古文尚书疏证》一书。康熙间以廪膳生应博学鸿词科试,未中。后从徐乾学修《一统志》,久居洞庭山书局。长于地理,于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如指掌。诗亦雅丽。有《四书释地》、《潜丘札记》、《日知录补正》等。


猜你喜欢

  • 郝隆

    【介绍】:东晋汲郡人,字佐治。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南蛮参军。时俗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乃仰卧庭中。人问,辄曰:“我晒书。”谢安出山任桓温司马,隆借解中药远志一物二名讥安“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 田季羔

    【介绍】:唐人。代宗大历间,为尚书左丞,公忠正直,为一时名臣。

  • 李继捧

    【生卒】:962—1004【介绍】:宋党项人,李继筠弟。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继筠卒,嗣为留后。李氏自唐末世袭夏、绥、银、宥四州。以家族矛盾,于太平兴国七年,纳土内迁,入居京师。授彰德军节度使。端拱元年(

  • 蔡约

    【生卒】:457—500字景,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少娶宋孝武帝女安吉公主,拜驸马都尉。齐世,历太子中庶子、屯骑校尉。武帝时出为宜都王冠军长史,行府州事。后迁司徒左长史。时萧鸾辅政,百僚俱脱履到席

  • 宇文贵

    【生卒】:560-576字乾福,宪长子。武帝建德四年为邠州刺史。聪明强记,留心政务,次年卒。(,参见《北史》)

  • 翁蒙之

    【生卒】:1123—1174【介绍】:宋建州崇安人,字子功。翁彦深孙。以祖荫补常山尉。赵鼎卒,柩过常山,郡守迎合秦桧旨意,搜鼎知旧往来书疏。蒙之护丧,密使焚之,郡守坐以他罪罢官。孝宗初,召为司农丞。

  • 周悰

    【介绍】:唐瀛州河间人。高宗永淳中,以儒术进,为太子东宫学士。武则天垂拱四年,希旨请立崇先庙为七室,减皇室太庙为五室。后官至祠部员外郎,祠部、礼部二曹郎中。

  • 李成梁

    【生卒】:1526—1615【介绍】:明辽东铁岭卫人,字汝契。世为铁岭卫指挥佥事,然以家贫,年至四十,得人资助,始得袭任。积功为副总兵。隆庆四年,擢都督佥事,为辽东总兵,大修战备,连破插汉儿、泰宁等部

  • 陈绛

    【介绍】:明浙江上虞人,字用言。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仿《论衡》著《山堂随钞》,以所属有金罍山,陶望龄为删汰其书,改名为《金罍子》。

  • 王静

    【生卒】:470—526【介绍】: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元安。王叡侄孙。少有才干,袭父爵,除羽林监兼尚书郎。以明法,迁廷尉评。出为岐州刺史。赵郡王元谧虐害,城民怨叛,使静驿驰慰喻。称旨,除赵郡太守,以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