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南朝陈僧。会稽人,俗姓王。王羲之七世孙。出家住永欣寺,称永禅师。擅书法,诸体咸善,草书尤妙。临书三十年,用败之秃笔头积至数大簏,瘗之,号“退笔冢”,自制铭志。觅书者众,所居户限为穿,以铁叶裹
字尚贤,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唐铎同在兵部任职,以聪明敏捷著称。试用兵部侍郎掌管部事时,处理事宜皆按帝意执行。不久升任兵部尚书。他建议凡都司卫所营建工程,必须由都督府上奏批准,官方给物料,不准擅自要
【介绍】:金人,名晖,字子阳。策论进士。宣宗兴定间,为徐州行枢密院参议官,上章言:“惟名与器不可假人,今之金银牌,授予颇滥,乞宝惜之,有所甄别。”不纳。
小名意辛,国舅、驸马都尉陶苏斡女,母胡独公主。意辛年二十,始嫁奴。明礼法,事亲以孝。乙辛诬废皇太子,奴被夺爵,没入兴圣宫,流徙乌古部。随奴徙贬所,亲执役事,劳而无怨。寿昌中,上书乞子孙为著帐郎君,道宗
南朝梁时人,字仲宝。初为国子生,历宁海令、湘东王记室参军。侯景之乱时,梁元帝占据江陵,文檄多由谷草拟,甚受信任与重用。历尚书左丞、御史中丞。承圣二年(553)迁吏部尚书。江陵陷,为北周所俘。(,参见《
云南人。参将、为沈儆炌起用,讨安邦彦有功,升都督同知。崇祯初,卒官。【介绍】:明云南昆明人,字复虚。历官松潘参将,罢归。天启初,云南土官禄千钟等反,善应巡抚沈敬炌召,破千钟,复故官,进副总兵。援贵州,
【介绍】:唐僧。唐末时在世。初师夹山善会,后嗣洞山良价。因住随州土门小青林兰若,也称青林和尚。晚年移住洞山,又称后洞山禅师。所作偈颂,流传颇广。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恭谨侍奉后婆母,虽受诬不改志,守节抚孤子成人。
【介绍】:清河南太康人,字鲁公。善画人物士女,沈秾雅隽,布置佳妙。
【生卒】:?-118字幼陵,樊宏族曾孙。少修儒术,以先父产业数百万让与孤兄子。和帝时任郡功曹,后拜郎中,补尚书郎。曾上书邓太后,建议崇重儒术。安帝时迁御史中丞,上书献赈灾之策,被采纳。又历官巨鹿、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