谙都剌
【生卒】:1276——1346
字瑞芝,凯烈部人。通经史,熟习各国文字。成宗时,为翰林院札尔里赤。后为应奉翰林文字,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至顺元年(1330)升襄阳路达鲁花赤。元统二年(1334)任益都路总管。大兴学校,以平易治之。
【生卒】:1276——1346
字瑞芝,凯烈部人。通经史,熟习各国文字。成宗时,为翰林院札尔里赤。后为应奉翰林文字,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至顺元年(1330)升襄阳路达鲁花赤。元统二年(1334)任益都路总管。大兴学校,以平易治之。
【介绍】:明浙江馀姚人,字廷玺,别号小雷。兄黄伯震经商十年不归,玺出求之,经行万里,不得踪迹。后至道州,仍无所遇。一日入厕,置伞道旁,伯震适过之,见伞为故乡之物,取视之。玺出问讯,遂奉兄以归。事在宣德
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孙吴时历任丞相掾、西安令、太子中庶子、太史令、中书仆射、左国史等职。有文才,长期典掌史职,著有《吴书》、《洞纪》和《官职训》等书。因按孙皓旨意撰史,遭忌恨,遂借口它事
【介绍】:明山东平度州人,字伯东。居海滨,熟知海道情况。嘉靖三十三年,议者因运道艰阻,欲开胶莱河以复海运,地方大吏咨开浚策于旦。因作《海运编》。
【介绍】:唐扶风茂陵人。德宗贞元五年进士。二十年,官盩厔尉。宪宗元和中,为咸阳尉。内兄吕元膺为鄂岳观察使,奏授大理评事,充观察支度使。以密亲佐幕,为宪司所劾。八年,以殿中侍御史佐东川幕。能诗,为元稹、
【生卒】:1635——1715字在湄。安徽桐城人。顺治进士。历任江西瑞昌知县、九江府同知、甘肃巩昌、广西柳州知府、陕西平庆道副使、福建兴泉道参政。康熙中,治瑞昌堤河水利;治办甘肃平“三藩之乱”军需;请
【生卒】:363—422字豫之,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初为谢玄部将,讨苻坚有功,封关内侯。后随刘裕镇压孙恩、卢循,北代南燕,征讨刘毅、司马休之,累立战功,官至太子右卫率,宋永初三年(422)卒。(
【生卒】:?—574【介绍】:北周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豆罗突。宇文泰第六子。武帝保定初,历官襄州总管。天和中督军与南朝陈军战,失利,免官。以欲得宇文护执政之位,遂与帝谋杀护,为大司徒。建德三年封卫王
【生卒】:1780—1849【介绍】:清浙江镇海人,字星若。嘉庆二十四年优贡。治经不拘汉宋,不囿一家,笃信朱熹,而所著《诗辑补义》以古序为主,另有《支雅》、《日知录记疑》等。
【介绍】:明淮安府大河卫人。嘉靖二十年进士第一。历官南京国子监祭酒。以母丧归。时倭寇犯淮,乃募兵拒战,败倭寇,淮人称为“状元兵”。服除,起国子监祭酒,为忌者所中,下狱卒。
【介绍】:宋人,字光远。著《周礼详解》,主王安石之说而加详,备见安石以《字说》解经之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