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瑜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介绍】:宋人。高宗绍兴九年官吴兴令,留心抚字,严于驭吏,尤恶乡吏舞文。尝大书“爱民”、“挞吏”之句于座右屏上。
【介绍】:宋漳州长泰人。宁宗嘉定四年特奏名。以文学行诣为学者师。调监新会盐场,为人清介不阿。有《散翁集》。
【介绍】:相传为商末之人。曾与赤张满稽在孟津观看周武王伐商纣之师。
【生卒】:1253——1331字宽甫,奉元(今属陕西)人。年十三,以《书经》魁乡校。后为鲁斋书院,领教事。致和元年(1328)拜集贤侍读学士。卒。封京兆郡侯,谥文贞。著有《榘庵集》二十卷。【生卒】:1
【介绍】:宋泉州同安人,字近思。师事朱熹,苦学善问,深得其旨趣。有《朱氏传授支派图》。
【介绍】:明苏州府人,字良贵,号蓡波。有《尚书砭蔡编》、《毛诗或问》、《春秋胡传考误》。
【生卒】:736-796字退翁,天水陇西(今属甘肃)人。始为州从事,试江夏尉。建中初任湖南观察副使,又知留后事。贞元八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贽罢相,他执掌大政。曾献《审官六议》,专论选贤任
【生卒】:?——1911字云门。初袭骑都尉世职,累升副将,江南督标中军总兵。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十月,革命军占领江宁时,自杀。
【生卒】:?——1449沙县(今属福建)佃农,被编为甲长,他领导佃农,拒绝地主勒索,与明军斗争。正德中,聚众数万,称铲平王,建立政权,攻陷二十余县。后牺牲。(、、)【生卒】:?—1449【介绍】:明江
【介绍】:十六国时夏安定临泾人。仕赫连勃勃,任给事黄门侍郎。北魏平统万城,渊以城降,赐爵武始侯。后授河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