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禹偁

王禹偁

【生卒】:954——1001

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世务农。太平兴国进士。端拱初,召试,擢直史馆。朝廷访询边事,献《御戎十策》,受嘉奖。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坐事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入为翰林学士,坐讪谤,罢知滁州。真宗即位,上疏论五事:谨边防,通盟好;减冗兵,并冗吏;沙汰僧尼,四民无耗;严加选举,入官不滥;亲大臣、远小人。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出知黄州,作《三黜赋》以见志。九岁能文,后有诗名,著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议》十卷及诗三卷等。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猜你喜欢

  • 苟日新

    【介绍】:元开封人。顺帝至正四年,安岳县治始立,日新以文字知名,擢主簿。经理城郭,扩公署,立学校,举士子,分乡里,定版籍,一时开拓之功,皆其经营,恩威并著,时称良吏。

  • 房伯祖

    【介绍】:北魏清河绎幕人。房法寿子。历齐郡内史,性暗弱,委事于功曹张僧皓。张大有受纳,而伯祖衣食不充。后为幽州辅国长史,坐事免官。

  • 方积

    【介绍】:清安徽定远人,字有堂。拔贡生。以州判发四川,官四川二十余年,嘉庆间累迁布政使。卒年五十一。有《敬恕堂诗稿》。

  • 李豫亨

    【介绍】:明松江华亭人,字元荐,号中条。精释道家言。有《推篷寤语》、《三事溯真》。

  • 赵密

    【生卒】:1095——1165字微叔,太原清源(今山西清徐)人。以才武试,擢河北队将。绍兴元年(1131),大破伪齐将马进犯江、淮,任康州刺史,总管泾原马步军。后上疏告老,进少保致仕。卒,赠少傅。【生

  • 公孙渊

    【生卒】:?-238公孙康子。太和二年(228)夺取弟公孙恭之位,继续割据辽东。初与孙吴相互通使,后杀其使者送曹魏,被魏明帝拜为大司马,封乐浪公。景初元年(237)拒绝曹魏幽州刺史征召,遂自立为燕王,

  • 杨国柱

    【生卒】:?——1641义州卫(今辽宁义县)人。振从父。曾为宣府总兵官。坐罪降为事官。从洪承畴往救锦州,中清兵埋伏,突围时中箭死。【生卒】:?—1642【介绍】:明辽宁义州卫人。杨振叔父。精骑射。崇祯

  • 吴明彻

    南朝梁、陈时人,字通昭,祖籍秦郡(今江苏六合)。少涉猎书史经传,又从周弘正学天文、孤虚、遁甲,略通大旨,颇以英雄自许。梁元帝时为安州刺史,陈朝建立,历江州、湘州刺史,领军将军。太建五年,统诸军北伐,收

  • 黄德舆

    资州(今四川资中)人。大中祥符中,父母双亡,德舆负土成坟以葬父母,甘泉涌其侧,降诏表彰。

  • 李季卿

    【生卒】:709—767【介绍】:唐京兆万年人。李適子。工文词。玄宗开元初,明经及第,复登博学弘辞科,再迁鄠县尉。肃宗朝,历户、吏二部郎中,累迁中书舍人,贬通州别驾。代宗即位,征为京兆少尹,复为中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