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宗
【生卒】:501-540
字景玄,宪子。起家为太尉参军事。后为高欢大行台郎中。欢为子洋娶其女。位至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卒于上党太守任。(,参见《北史》)
【生卒】:501—540
【介绍】:
北魏末赵郡平棘人,字景玄。李宪子。性宽和,仪貌雅丽,涉猎书传,颇有文才。起家太尉参军,屡迁通直散骑常侍。后为高欢大行台郎中,擢为齐王府长史。以人望兼美,深见礼遇。官终上党太守,卒谥文简。
【生卒】:501-540
字景玄,宪子。起家为太尉参军事。后为高欢大行台郎中。欢为子洋娶其女。位至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卒于上党太守任。(,参见《北史》)
【生卒】:501—540
【介绍】:
北魏末赵郡平棘人,字景玄。李宪子。性宽和,仪貌雅丽,涉猎书传,颇有文才。起家太尉参军,屡迁通直散骑常侍。后为高欢大行台郎中,擢为齐王府长史。以人望兼美,深见礼遇。官终上党太守,卒谥文简。
能后裔,从明世宗巡幸承天,掌行在左府事。至卫辉,夜失火,保护帝出,由是被帝恩遇。历掌后、右两府,总管神机营,提督十二团营及五军营,累加封为太师。死,追封定襄王,谥恭靖。
【生卒】:?——1693姓那拉。满洲镶白旗人,尚书尼堪之从子。初袭三等阿达哈哈番。历任礼部侍郎、工部尚书、西安将军。康熙中,先后赴索伦备战俄罗斯侵略军,以副都统衔参赞军务,征战雅克萨有功。率军征讨噶尔
闽(今福建一带)人。唐末举进士。李存勖出征中原,他曾留守太原。后唐建立,拜左谏议大夫。明宗时为西川节度行军司马,耻在孟知祥之下。知祥割据蜀,罢官,卒于私第。【介绍】:五代时闽人。唐末举进士。为人明敏,
阆子。历镇西大将军府司马,试守华山郡。文成帝时,封兴平男。卒。(,参见《北史》)
相传姓墨胎氏,名致,字公达。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龙南)人。伯夷之弟。其父孤竹君欲立他嗣位,父死,他让位于兄伯夷。伯夷不受,他也不肯即位。后兄弟二人同奔周,谏周武王伐商,武王不听,遂同隐于首阳山,采薇
【介绍】:清广东香山人,字子实,又字香石。嘉庆九年副贡生,官内阁中书,少时力学,以诗名,诗格高浑,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为粤中三子。在罗浮山顶筑粤岳祠以观日出,因自号粤岳山人。卒年八十二。有《浮山小志》
【介绍】:名或作启。唐人,字初中。累举进士不第,僖宗乾符中始及第。官尚书司勋郎中。有《本事诗》。
嵩子。壮勇善骑射,位至侍中、征南大将军。有罪贬为戍兵。后复爵,卒。谥安王。(,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代人。长孙嵩子。善骑射,能开强弓。袭王爵,加侍中、征南大将军。有罪黜为戍兵,后复爵。卒谥安。
【生卒】:?—445【介绍】:名或作广。南朝宋顺阳人。范晔弟。善属文,任武陵王刘骏谘议参军领记室。后坐兄晔参与谋逆嫌疑,被诛。
【生卒】:1465—1538【介绍】:明陕西三原人,字天宇,号平川山人。七岁能诗,弱冠著《太极动静图说》。父王恕官吏部,令日接宾客,以是周知天下贤才,选用无不当。弘治六年进士。旋告归侍父。起授兵科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