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太祖

宋太祖

【生卒】:927——976

即赵匡胤。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应募入伍。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次年,以“杯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禁兵将领兵权。先后平定南方诸割据政权。遣将镇守北边,抵御契丹进犯。派文官出任州县长官,设转运使掌地方财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宰相之权。选精壮厢兵升为中央禁兵,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颁《宋刑统》,惩罚贪赃枉法官吏。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整治汴梁运河。各地兴学,推行科举制度。在位十七年,病死。(一,)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猜你喜欢

  • 郝惠

    【介绍】:宋河东人。善画山水、人物,为燕文贵师。

  • 曹叡

    【介绍】:见魏明帝。曹羲(?-249) 三国魏沛国谯人。曹爽弟。魏齐王曹芳时,曹爽辅政,以羲为中领军。见爽奢侈僭越,数谏不纳。正始末,司马懿与曹爽争夺政权,发动兵变,爽败,羲亦被杀。

  • 司马宗庞

    惠安子。解褐安定王府骑兵参军。父以久病,启宣武帝以爵转授宗庞。庄帝永安中,卒。

  • 徐豁

    【生卒】:378—428【介绍】:南朝宋东莞姑幕人,字万同。徐邈子。仕晋为太学博士。宋武帝永初初,为尚书左丞,山阴令。精练明理,为时所重。宋文帝元嘉初,为始兴太守。听取郡县意见,表陈三事,改进政事,受

  • 丑闾

    【生卒】:?—1352【介绍】:元末人,字时中。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累官京畿漕运副使,出知安陆府。红巾军来攻,城陷,被杀。

  • 李石

    【生卒】:784—845【介绍】:唐宗室。字中玉。李神符五世孙。擢进士第。有才略,为吏精明,不恤近幸,张纲纪,欲强王室。文宗时历任工部郎中、刑部郎中、户部侍郎,继加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领盐铁转运使

  • 郑颐

    【生卒】:?—560【介绍】:北齐彭城人,字子默。初为太原公东阁祭酒。以文学被文宣帝亲宠,迁中书侍郎。与宋钦道特相友善。文宣帝殁,受遗诏辅政。废帝乾明初拜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高演废废帝时,与杨愔同被

  • 吴楚奇

    【介绍】:清安徽亳州人,字南英。康熙四十一年解元。工诗画,喜游名山。有《游览咏》、《鸿皋集》、《琐说》、《龙津史谈》。

  • 杜京产

    【生卒】:436—499【介绍】:南朝齐吴郡钱唐人,字景齐。杜栖父。世传五斗米道。少恬静,不乐仕进。颇涉文义,专修黄老。于始宁东山开舍授学,并延请刘等来舍讲书,倾资供待。后复于会稽日门山聚徒教授,朝廷

  • 刘光济

    【生卒】:1520—1584【介绍】:明常州府江阴人,字宪谦。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有胆略,曾冒深入内地之鞑靼兵锋,解饷至大同。历南京太仆寺卿。隆庆元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四年迁南京户部右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