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璿
【生卒】:1682—1731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荆山,号惕斋。初信王阳明“致良知”之说,立辅仁会,相与讲究。一言一行,均有法度。里中视为痴人。六七年后,读《高忠宪公年谱》,乃弃其所学,改宗程朱。此后反省更密,平日偶有小过失,必痛自责备。有《志学录》。
【生卒】:1682—1731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荆山,号惕斋。初信王阳明“致良知”之说,立辅仁会,相与讲究。一言一行,均有法度。里中视为痴人。六七年后,读《高忠宪公年谱》,乃弃其所学,改宗程朱。此后反省更密,平日偶有小过失,必痛自责备。有《志学录》。
【生卒】:1371——1440字勉仁,初名子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建文时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选入文渊阁,为改名荣。有才智,最受知于帝,每北巡及出塞远征,必令随从。仁宗立,累升为谨身殿大学士、工
【生卒】:1412—1475【介绍】:明福建闽县人,字孟仁,号三省。以能书授中书舍人。英宗被俘,也先兵屯德胜门,朝议遣使,荣独请行。也先以其非大臣,拒之。景泰元年擢工部右侍郎,与都御史楊善往迎英宗归。
【生卒】:1688—1750【介绍】:清河南洛阳人,字叔文,号倚少。雍正元年举人。肆力于经史古文辞,善书,富著述。有诗古文若干卷及《对山堂时艺》。
【介绍】:宋歙州休宁人。以乡荐入太学。钦宗靖康间,凡六诣阙上书,乞斩蔡京等六人,复李纲相位,指陈军国大事。寻中知兵科,授承信郎。高宗即位,有旨特换文资,与正录,力辞不就。
【介绍】:五代时太原人。周德威子。年十岁,补幽州中军兵马使,志若成人。及长,体貌魁伟,练于戎事。后从李存勖平后梁,后唐时历陈、怀、磁三郡。后晋高祖立,授蔡州刺史。卒年三十五。
【生卒】:1606——1646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今属陕西定边东)人。初当兵,犯法逃走。崇祯三年(1630)参加义军,自称八大王。王自用聚义军三十六营于山西、他为首领之一。八年荥阳大会,为十三
宦官。与景嵩同得明帝信任。黜元叉亦有功。灵太后信元叉妻谗言,出畅为顿丘太守。不久,遣人将其捕杀。(,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人。孝明帝时阉人,为小黄门。每乘间言元叉之恶于帝,叉之出,畅颇有力焉。胡
字楚金,铉弟。善小学,曾以许慎《说文》依四声谱次为十卷,题为《说文解字韵谱》,铉为之序。南唐主李景见其文,以锴为秘书省正字,累官至内史舍人,因铉奉使入宋,锴忧惧而卒。著有文集、家传、《方舆记》、《古今
【生卒】:1780—1830【介绍】:清河南商丘人,原名慎言,字缄夫,后改今名,字耻夫,晚号隐山,亦号青谿逸叟、雪苑迁客。善书画。身虽困乏,以周急为务,负债而不悔。
【生卒】:1755——1811字莲士。江西大庚人。太仆寺卿戴第元之子。初以举人考任军机章京。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与父、叔、兄同称“西江四戴”。历官兵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和户部三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