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庆裔

高庆裔

?—1137

金初重臣。一作高庆绪。渤海人后裔。天会六年(1128),随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攻宋,为通事。军至山东曲阜,有人将掘孔子墓,他以孔子为古之大圣人,谏止,使阙里得全。七年九月,知云中(治今山西大同市),兼西京留守。八年,料定太宗取两河(地相当于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地区)后,欲循张邦昌故事,在河南另立傀儡,献策宗翰首建册立之议以希恩宠,并在受命访求可立者时,示意景州(治今河北东光县)吏民附和荐举刘豫,使豫得立为伪齐国帝。册立时奉命与韩昉为册礼使,受豫重赂。时任辅国大将军、西京留守、大同府尹,为宗翰心腹,教宗翰以淫刑毒政待下属,怨者甚众。熙宗即位,迁尚书左丞,以夺其权。天会十五年,以赃罪下狱,宗翰乞免,熙宗不许,六月被斩于会宁(故址为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之白城)。临刑,谓宗翰曰:“公早听某言,岂至于今日”,盖指曾教宗翰反熙宗。七月,宗翰亦愤闷而死。

猜你喜欢

  • 粘合重山

    ?—约1238蒙古国大臣。一名钧。女真族。金末质于蒙古,后事成吉思汗,充必阇赤(令史),主文书事。太祖二十一年(1226),随汗征西夏,围凉州,多有战功。太宗三年(1231),任中书左丞相,佐中书令耶

  • 加罕和卓

    ?—1756清代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又译札干和卓。原名雅库布。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黑山派首领※达尼雅尔和卓长子。雍正八年(1730)左右,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授为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噶

  • 蒙古卫拉特法典

    简称“卫拉特法典”。蒙古语称之为“察津·必扯克”(法典、法律文献之意)。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巴图尔珲台吉、札萨克图汗等召集卫拉特、喀尔喀各部封建主会盟塔尔巴哈台(今塔城。一说会盟于札

  • 遏古只

    见“萧阿古只”(2001页)。

  • 会同馆

    元、明、清三朝主管接待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之机构。元至元九年(1272) (一说十三年,1276,误)十月置。前身为唐四方馆。初时置时废,不常设。元贞元年(1295),定以礼部尚书兼领馆事后,遂成定

  • 卑陆后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番渠类谷(今新疆阜康县境)。东与郁立师,北与匈奴,西与劫国,南与车师为邻。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460余,口1100余,兵35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都尉、译长各1人,

  • 安鳌

    ?—1495明代四川马湖府土官。彝族。土知府安洪子。成化六年(1470)六月,袭马湖府(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土官知府。在职期间,对治下夷民残酷暴戾,计口赋钱,岁入银万计,肆意淫乱土民女子,用妖僧百足魇

  • 萧胡母里

    见“胡母里”(1580页)。

  • 班禅二世

    见“恩萨·索南乔郎”(1871页)。

  • 吴懋

    明代白族学者和诗人。字德懋,号高河。云南大理人。白族学者※李元阳婿。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官通判,历官知州,后归乡里。从李元阳、流寓杨慎游学。著《行剑子》、《叶榆檀林志》,诗集有《南霞集》、《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