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帕克和卓

阿帕克和卓

1626—1695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又译阿法克和卓、阿帕克霍加。本名依达雅图勒拉。维吾尔族。喀什噶尔白山派玛木特玉素普和卓长子。原籍撒马尔罕,生于哈密。明崇祯十一年(1638),随父往喀什噶尔(今喀什)布教。因取得叶儿羌(今莎车)汗国阿布都喇汗支持,势力渐强。清康熙六年(1667),与阿布都喇汗发生磨擦,煽动白山派教徒立尧乐巴斯为汗,镇压黑山派群众。九年(1670),胡什夏迪领导泽浦、叶城等地人民举行暴动,进逼叶尔羌。其父被毒死,被迫逃往中亚。继又窜往阿图什,发动骚乱。遭阿布都喇汗弟伊思玛业勒汗追击,经克什米尔奔西藏,经第巴桑结嘉错举荐,赴伊犁投噶尔丹。十九年(1680,一说1678、1682),引准噶尔兵攻喀什噶尔,俘伊思玛业勒汗,灭叶尔羌汗国。自称“阿帕克和卓”,意谓“宇宙之主”。为谢噶尔丹之助,每年向准噶尔贵族缴纳白银10万腾格。在位期间,征收繁重赋税,残酷迫害黑山派,使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无数文艺家、诗人、学者遭囚禁。三十一年(1692),叶城、泽浦、英吉沙尔等地爆发舒艾尤布和卓领导的黑山派起义,被迫让位,携子雅雅和卓逃往吐鲁番和哈密。后乘喀什噶尔白山派徒众反抗伊思玛业勒汗弟穆罕默德·额敏统治之机,重返叶尔羌掌权,并暗中遣人杀害舒艾尤布。三十四年(1695),叶尔羌发生暴动,被杀,葬于喀什噶尔阿格杜。

猜你喜欢

  • 博和托

    1610—1648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次子。初封辅国公。清崇德元年(1636),从皇太极征朝鲜,围王都,进逼南汉山城,阻击援军,迫朝鲜国王李倧降。三年,从

  • 敦多克达什

    见“敦罗布喇什”(2270页)。

  • 领神

    赫哲族旧时选定新萨满及其接受神术训练的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民间相信,新萨满的产生是神的旨意。凡年令在15—16岁至24岁之间的男女青年患精神病之类的病症,久治不愈,经萨满跳神仍不

  • 安远庙

    黄帽派喇嘛庙。一称伊犁庙。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朝政府为满足内迁的达什达瓦部宗教活动需要而建。形制仿伊犁固勒扎庙。缭垣正方,周1里许。四面各有门。主体建筑为普渡殿,座落在6

  • 中坝三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中坝麦马(上隆坝)、中坝班马(中隆坝)、中坝得马(下隆坝)总称。玉树二十五族之三。住牧于鄂穆曲及阿云、当木云上源,东界囊谦、苏鲁克,南界藏边三十九族,北界玉树、格吉。有百户3

  • 割路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公粮,但

  • 赐田

    朝廷赏赐给皇族、勋臣和寺观的土地。历朝多有之,辽、金相沿,元代极盛,赏赐之滥,数量之多,远非前朝所比。有时一次赐田5千顷。其田主要取自亡宋的官田和宋室皇亲的私田、断没豪门的田业、勒买入官的民田。受赐者

  • 伊稚斜单于

    ?—前114汉代匈奴单于。又作伊穉斜单于。挛鞮氏。※老上单于子。原任匈奴左谷蠡王。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兄军臣单于死,自立为单于,率兵击败军臣单于太子於单,迫使於单奔汉。同年夏,发兵数万骑入侵代郡

  • 都知蕃落使

    官名。唐至宋代,西北藩镇或各州领境内蕃部事宜的各族首领置之,下设管内押蕃落使,或押蕃落使等。宋代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曾任此职,李德明在位时亦设,为定难军府属官,掌党项部落事宜。

  • 完颜充

    ?—1149金宗室大臣。本名神士懑。女真族。完颜氏。太祖※完颜阿骨打长孙,辽王※完颜宗翰长子。熙宗(1135—1149在位)初,加光禄大夫。天眷(1138—1140)间,为汴京(今开封市)留守。皇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