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木泰
见“纳穆泰”(1270页)。
见“纳穆泰”(1270页)。
?—1478东察合台汗国汗族,※吐鲁番统治者。自1464年起多次向明朝进贡;1472年袭破哈密,占据其地,但仍与明朝保持政治和经济关系。1478年病逝。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阿不哈。后改汉姓曰田。
唐※“西山八国”诸羌之一。在今四川西北部岷江支流杂谷脑河中下游的理县及黑水河上游黑水县一带。与※哥邻羌相邻,居民交错而居,关系密切。南朝宋元嘉元年(424)夏,西秦乞伏炽磐遣镇南将军吉毗率步骑万人,南
①(?—386) 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西燕创建者慕容泓子。建平元年(386)慕容望(瑶)被杀后,为尚书慕容永立为帝,改元建武。率众东归,至闻喜,得知慕容垂已称
清代禁卫军演练摔跤、射箭、骑马等技艺的军营。后金天聪间(1627—1636),侍卫中已有蒙古“布库”,即摔跤手。康熙八年(1669),圣祖玄烨以辅臣鳌拜专横,虑其力大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执事人)年
见“赫哲族”(2422页)。
见“李嗣源”(1043页)。
契丹部落。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阿大何(又作何大何)部发展而来。唐太宗时,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八部为十州
渤海国宗王。※大嵩璘在位时(794—809),官慰军大将军、左熊卫都将、上柱国,封开国子,唐贞元十四年(日本桓武天皇延历十七年,798)冬,奉嵩璘命,护送日本来使归,并出使日本,要求日缩短相互交聘期限
旧时壮族民间传统共耕组织。流行于桂西北、桂西等地。每年春正月至三月间,各村寨的年轻妇女和姑娘们便自动组织起来,自带踏犁和午饭,约定轮流到各家地里干活,直到把每个队员的地犁完为止。自愿结合,不带强迫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