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美策旺班觉尔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初任仔琫。道光十九年(1839),经驻藏大臣孟保等奏准,晋升为噶伦。办事谙练,二十一年(1841),参与征剿森巴人侵藏,协办军务,统领士兵,不辞劳苦,奋勇杀敌,收复各处营寨,赏二品顶戴。次年,率部与森巴人战于咙巴热,因劳累过度身亡。以劳绩卓著,令其子拉木结汪堆多尔济补代本,赏戴花翎。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初任仔琫。道光十九年(1839),经驻藏大臣孟保等奏准,晋升为噶伦。办事谙练,二十一年(1841),参与征剿森巴人侵藏,协办军务,统领士兵,不辞劳苦,奋勇杀敌,收复各处营寨,赏二品顶戴。次年,率部与森巴人战于咙巴热,因劳累过度身亡。以劳绩卓著,令其子拉木结汪堆多尔济补代本,赏戴花翎。
?—1865清代新疆伊犁维吾尔族伯克。一称迈孜木汗。吐鲁番札萨克公品级鄂罗木咱卜曾孙。初袭台吉。清咸丰八年(1858),任宁远城(今伊宁)伊什罕伯克。因运送军粮有功,赏戴花翎,不久擢阿奇木伯克。同治二
见“妫水”(1261页)。
清代四川大凉山土官。彝族。彝姓森子,名也日。世袭暖带密土千户,住牧呷洛田坝(今甘洛县田坝镇)。同治二年(1863),在冕宁至大渡河紫打地沿线,帅土兵和黑彝家支武装,助清军截击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断
傣语音译,意为“什夫长”。传说最早是傣族军事组织中的一个基层单位,每10人编为一个“火西”,设一头目称“乃火西”,后来逐渐蜕变为行政组织。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陇”之下村寨之上的一级行政组织,
傈僳语音译,意为“山神”或“山鬼”。旧时傈僳族原始宗教观念之一。系与傈僳族的基本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神。被认为是自然和村社经济活动的主宰者,山、石、土地、树木、水等均属其所有,故在每年开始从事农
福建霞浦县畲、汉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斗争事件。1933年11月,共产党员施森等人在该县畲、汉杂居的青皎等47个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五抗”斗争。宣布成立革命指挥部,组织了13个“红带队”,畲族有1
北魏大将。又译鹅清。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一说本为鲜卑拓跋氏,明元帝※拓跋嗣之弟,因事被黜,以名为氏。少有将略,累著战功,迁振威将军。以追获宋将刘丰功,拜给事黄门侍郎。泰常八年(423),任中领
※西羌的一支。因居于黑水而得名。水出羌中。西南迳黑水域(甘肃文县西北、舟曲西南)西,又西南入白水(今白水江)。地当今九寨沟及其附近地区。东南与※白水羌、紫羌相邻。东汉改广汉北部都尉为阴平郡,以统其部。
见“延宠”(818页)。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丝绸等织造和作坊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已有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五品,属末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