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祖德赞赞普愿文

赤祖德赞赞普愿文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28号卷子。此为残卷,共33行。经比勘,其内容与《达磨赞普愿文》相同,在文字上仅极个别的字形及断句的音节符号有微小差别。在对勘中,发现此愿文之起首,正是达磨赞普愿文第21行末句:“我等亦”。此33行愿文均同于达磨赞普愿文21至50行愿文,两者之区别,仅是将“赞普乌东甸”全部依次改为“赤祖德赞赞普”;卷末尾无汉字“赞普愿文”4字。从愿文可知敦煌代赞普举行发愿功德法会之事,早在赞普赤德赞时(公元815—836年在位)业已有之。发愿文如除灾、礼佛、求法、建寺、供施以及祈求佛保佑赞普长寿、国泰民安等等愿望,均已拟就一套例行的固定发愿文,只要改动主要发愿者的名字即可。此卷与《达磨赞普愿文》,为吐蕃遗存的少量古藏文文书之一,对研究古藏语及吐蕃宗教信仰,特别是吐蕃王室对佛教的政策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表明敦煌佛教界在吐蕃占领期间享有重要地位。愿文内容参见“达磨赞普愿文”(739页)。

猜你喜欢

  • 阿克索彦旗

    清阿尔泰乌梁海札萨克旗。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辖1佐领。隶左翼。原辖阿嘎、堆依2苏木。旗众操图瓦语。从事狩猎。多信奉萨满教。驻牧阿尔泰乌梁海。其地今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沈曾植

    1850—1922清末学者。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光绪进士。历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兼总理衙门章京。二十一年(1895)参与组织强学会。八国联军入侵后,赞同“东南自保”,奔走于江南各

  • 麻奴

    ?—124东汉时烧当羌部落首领。※东号之子。初随父降汉,居安定(治今甘肃镇原东南)。东汉和帝(88—105在位)末,父死,嗣立。永初元年(107),西羌起义爆发,即率部出安定郡西塞,击汉军于令居(今甘

  • 帝师癹思八行状

    元代癹思八生平事迹专文。至元十七年(1280),帝师八思巴圆寂后,翰林学士王磐奉敕撰。癹思八即元代乌思藏高僧八思巴·洛卓坚藏(1235—1280)之异译。文中首录元世祖忽必烈尊赐封号全称:“皇天之下一

  • 汪百户事件

    东乡族人民反对国民党的斗争。民国二十九年(1940)临夏行署专员马为良擅自决定,强行拆迁汪百户地区胡门门宦所建清真寺,并带领人众亲临现场监督拆寺,数十名东乡族人在群众的掩护下,冲进寺内,杀死马为良等人

  • 不花王

    见“脱脱不花”(2082页)。

  • 兀儿

    黑水靺鞨某部首领名。汉籍中有时以此为部名。后唐同光二年(924),兀儿朝后唐,被庄宗册封为怀化中郎将。长兴元年(930),又遣使朝后唐。次年,其部人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县)卖马,此后不见于史。该部约分布

  • 完颜浑黜

    金朝大臣。名亦作浑啜。女真族。完颜氏。随太祖阿骨打起兵,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败辽将赤狗儿于宾州(今吉林农安东北),以兵4千助娄室、银术可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及其近地白马泊。太祖天辅六年(1

  • 君民世系起源明灯

    明代西藏门隅志书。又名《门隅教史》。阿旺平措、杰布撰。万历三十七年(1609)成书。原卷现藏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全书分5章:(1)雪城人类之形成及发展,历代国王弘扬佛法之情况;(2)拉赛臧玛后裔分别取定

  • 脱脱孛罗

    见“和勇”(14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