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山
见“皮山国”(670页)。
见“皮山国”(670页)。
见“耶律夷列”(1309页)。
唐初分布于漠北地区诸铁勒部落之称呼。计有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览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唐会要·铁勒传》记载与此略有出入,无“契苾、跌结”,而有“契丹”和“奚”。诸部初皆隶薛延
见“匝布梯墨克塔布伯克”(473页)。
吐蕃王朝传说中的第二位赞普。姓悉勃野。※聂赤赞普与王妃纳木木之子。藏史称※聂赤为首的7位赞普为“天墀七王”,其为之一。卒,子定赤赞普嗣。
见“锡卜臣”(2363页)。
见“鄂温克族”(2053页)。
独龙语音译,意为“纹面”。解放前独龙族妇女的一种习俗。传说独龙族妇女很早就有纹面的习惯,一般年满12—13岁都必须纹面,认为纹面是一种美的象征,又是划分各个氏族、家族集团的标志,其次可以避邪。纹面时,
1876—1955近代白族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字生甫,号惺庵。云南剑川县人。早年奋志读书并注重国事。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乡试解元。翌年,由云南学务处派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1907年回国,
369—448①北魏大臣。亦作达奚斤。鲜卑达奚氏(后改奚氏)奚箪之子。世典马牧。史称其机敏有识度,善于谈论。登国(386—396)初,与长孙肥等俱统禁兵,后为侍郎。随拓跋珪征慕容宝于参合陂。皇始(39
清代科布多地区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置。有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各1人。驻科布多(今蒙古国境内科布多)。主管赛音济雅哈图盟左、右两翼、札哈沁、明阿特、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布尔罕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