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文

蒙古文

蒙古人使用的拼音文字。其字母表源于回鹘文,包括5个元音字母和14个辅音字母。字母在词首、词中、词末有不同的变体,从上到下以词为单位连写。行款是从左往右竖写。字母的数量、形体、拼写方式等早期与回鹘文基本相同。因此把初期的蒙古文又称作“回鹘(体)蒙古文”。关于这个文字创制的具体年代,尚未发现直接的证据,学者们存有不同的意见和推测。不过,至少有700年以上的历史,它的现存实物资料中,年代最早的是1225年的《也松格碑》(《成吉思汗石》)。17世纪中叶(1648),在回鹘式蒙古文基础上出现了又一种蒙古文——托忒文(“托忒”是“清晰”的意思),这是为新疆地区蒙古人设计的方言文字。在1982年新疆蒙古人宣布自愿放弃已使用300多年的这个文字,恢复对胡都木蒙古文即传统蒙古文的学习和使用。蒙古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得到不断改进,尤其自50年代以来发展变化很大,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现在有28个字母,其中元音字母5个,辅音字母23个,还有转写汉字的几个特殊字母,能够全面、准确地表达蒙古语的语音系统,包括借词语音。字母形体有了改进,更加美观和便于书写。正字法经过全面审理和规范,更加合理和系统化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于1945年实行文字改革,创制了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俗称“新蒙文”(与此相对,传统蒙古文被称为“老蒙文”或“旧蒙文”),又称“斯拉夫蒙古文”或“基里尔文”。不过,在民间仍有人一直学习和使用传统蒙古文。据蒙古《真理报》1990年6月3日报道,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作出决定,要恢复学习和使用传统蒙古文。

猜你喜欢

  • 谢龙光

    1886—1915辛亥革命烈士,四川彭水人。苗族。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上海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活动于上海、南京之间。辛亥革命后,任总统府参事。1914年,在天津被袁世凯逮捕。在狱中继续进行

  • 和勇

    ?—1474明朝将领。蒙古族。原名脱脱孛罗。东蒙古(鞑靼部)太师※阿鲁台孙,※阿卜只俺子。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被瓦刺击杀后,随父归降明朝,居京师(今北京)。次年,父卒,袭指挥使。后积功至都督佥

  • 拔都鲁军

    蒙古国和元代由忠勇之士组成的军队。又称“拔突军”、“霸都鲁军”。“拔都鲁”蒙古语,《元史·兵志二》:“忠勇之士,曰霸都鲁”。《黑鞑事略》:“八都鲁军,犹汉之死士”,即担任摧坚攻垒之敢死军。定宗贵由二年

  • 敌隐

    见“耶律唐古”(1318页)。

  • 当于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代,亦为匈奴大族。王昭君与复株累若鞮单于之次女即下嫁该族为当于居次(犹汉之公主)。居次子醯椟王曾于新朝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至长安奉献。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

  • 云南景谷人民反清起义

    雍正四年(1726),清政府革云南镇源傣族土司刀澣,委流官刘宏度署府事。刘到职后,在没收土知府庄田时,趁机派人丈量傣族农民田亩,勒收地价,限令五月内照亩上交;属吏亦百般勒索敲诈,甚至沿路索夫、征代役钱

  • 托博克

    ?—1670清朝将领。又作托博克。蒙古族。土默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居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隶博硕克图汗。察哈尔部林丹汗攻占土默特后,遂归属察哈尔。天聪六年(1632),清军征察哈尔,林丹汗西

  • 攻敔

    见“句吴”(585页)。

  • 觉罗果科

    ?—1661清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初任护军参领。崇德(1636—1643)年间,随军围明锦州。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败农民军李自成部。后相继随英亲王阿济格征陕西,从肃亲王豪格

  • 宇文赞

    ?—580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字乾依。周武帝※宇文邕子。初封汉国公。建德三年(574),进爵为王,仍任柱国。大象二年(580),隋国公杨坚辅政,欲顺物情,乃进赞位上柱国,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