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苻洛

苻洛

?—385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堂兄。以雄勇著称,为坚所忌,常为边牧,不得入为将相。初封征北将军、幽州刺史、行唐公,镇和龙(今辽宁朝阳)。自以有灭拓跋鲜卑代国之功,求开府仪同三司,不得,怨愤。建元十六年(380)三月,任散骑常侍、都督益宁西南夷诸军事、征南大将军、益州牧,领护西夷校尉,镇成都,受命从伊阙趋襄阳溯汉水而上。疑坚将其“投之西裔”,欲暗害之,遂举兵反,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秦王,署置官司。遣使征兵于鲜卑、乌桓、高句丽、百济、新罗、休忍,皆不得,惧而欲止。后纳谋主平颜劝谏,率众7万从和龙西进,以图长安,与兄北海公苻重所率蓟城之众会屯于中山(今河北定县),有众10万。五月,为苻坚军所败,被俘至长安,获赦,徙凉州西海郡(治今青海晏县)。后被凉州刺史梁熙所杀。

猜你喜欢

  • 领卢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即枢密之西夏语译名。后世称“蕃官名号”。

  • 梁弥颌

    ?—502宕昌羌国王。南梁天监元年(502),梁武帝拜其为安西将军、宕昌王,进号镇西将军。同年死,梁弥邕嗣。

  • 合儿石

    即“万安宫”。(104页)。

  • 光显寺

    即“额尔德尼昭”(2535页)。

  • 郭尔巴勒津

    明代青海地名。蒙古语音译,意为三角、三棱、三面。指青海湖东面的三角城。今名海宴,为海宴县府所在地。明中期以前为藏族居牧区。正德五年(1510),东蒙古※达延汗大败右翼领主※亦不剌等,亦不剌率畏兀特残部

  • 西道堂

    伊斯兰教派之一。清末民初由回族人※马启西(1865—1914)创立于甘肃临潭旧城。因以《天方至圣实录》、《天方性理》、《天方典礼》等“汉克塔布”(即用汉文写的经典),宣传伊斯兰教教义,故人称“汉学派”

  • 城逋

    ?—1003宋代党项首领。党项咩逋族部。※泥埋子。咸平五年(1002),奉父命入朝贡奉,真宗任其为归德将军,领本族都巡检使。六年,受吐蕃首领潘罗支遣至镇戍军,请合兵攻李继迁。宋朝边臣以无文牒疑其诈,送

  • 伊循都尉

    汉代西域官名。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应鄯善王尉屠耆请求,汉朝遣司马1人,率吏士40人,屯田伊循城(今新疆若羌县米兰东5里),遏制匈奴势力。后改置都尉统领,曰“伊循都尉”。

  • 董哀

    即“董合亦惕”(2186页)。

  • 杨安

    东晋时前仇池国宗室、前秦大将。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君主※杨国之子。东晋永和十一年(355),被晋封为振威将军、武都太守。次年,父被从祖杨俊所杀后,投奔前秦苻生。兴宁、太和年间,屡随前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