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脱懽

脱懽

?—1439

明代瓦剌贵族首领,又译脱欢、托欢。出身绰罗斯家族。顺宁王※马哈木子。额勒伯克汗之外孙。据《蒙古源流》载,原名巴噶木(一说此为其父名),因被东蒙古阿鲁台太师俘为家奴,覆于釜下,故名“脱懽”(锅之意)。后由母萨穆尔公主求情,获释,返回瓦剌。永乐十六年(1418),袭父爵为顺宁王。渐兼并贤义王捏烈忽、安乐王把秃孛罗属众,统一瓦剌诸部。屡败亦力把里歪思汗,并收服乞儿吉思,连结哈密及女真、兀良哈诸部。宣德九年(1434),袭杀阿鲁台,迎立成吉思汗后裔脱脱不花,并以女嫁之,自称太师(或丞相),居漠北掌实权。继征服开平以北的哈喇沁等部,进一步控制东蒙古。其势力逐渐深入漠南北部哈喇莽来(即广武镇,今二连浩特北)和沙净州(沙井和净州,今呼和浩特北)一带。正统三年(1438),与脱脱不花共同率军讨阿鲁台所立阿岱汗及其丞相朵儿只伯,占领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与明廷关系甚密,部属屡受封爵,并通过朝贡和大同马市与中原地区进行经济交流。一说四年(1439),为东蒙古正统势力遣人刺杀。

猜你喜欢

  • 马应麟

    清代名医家。名又作印麟。山东益都县人。回族。山东名医世家。本人著述甚多,有《保婴秘诀》、《急救良方》、《瘟疫发源辨论》、《预防痘疮论》、《延气口诀》、《明医汇集》、《一见能医》等刊本及手稿。

  • 莫托和

    ?—1777清代武官。索伦人。隶正白旗。乾隆二十年(1755),以佐领从征伊犁,在平定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中,因功擢头等侍卫等,后战死。

  • 八旗官学

    清代学校的一种。清制“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学校教育也按旗制编组,由国家官办。初建于天命年间(1616—1626),清太祖曾旨令巴布海、专退、萨哈连、武巴泰、雅祥额、阔倍、札海、欢岱8位师傅“善教”

  • 割路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公粮,但

  • 天魔舞

    见“十六天魔舞”(10页)。

  • 充善

    见“董山”(2184页)。

  • 咸之战

    春秋时长狄与卫国之间的一次战争。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以赤狄潞氏为首的赤狄、白狄、长狄、众狄等北狄联盟发生内乱并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16),长狄不满赤狄的役使脱离赤狄,同时进击齐、鲁,被鲁叔孙

  • 蛮貉

    见“貊”(1732页)。

  • 郭罗克

    见“果洛”(1439页)。

  • 节竹古

    明代乌思藏古地区。又译扎节竹古。在今西藏措美县哲古。永乐六年(1408)十二月,其寨官卓札与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等遣使入朝,贡马及方物,赐以钞、币等。其后,依定例入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