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安端

耶律安端

?—953

辽宗室。又作阿敦。字猥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为契丹开国初“诸弟之乱”参与者。时见长兄阿保机废止世选称帝,大权总揽,心中不服,与兄剌葛、迭剌、寅底石等联合,于太祖五年(911)至七年(913)数次谋反,成为契丹开国伊始首次重大政治事件。五年五月,始谋,因妻粘睦姑告发,未得行动。翌年十月,举兵反,据西山以阻阿保机归路,后因势单不支,罢兵谢罪。第三年再反,亲领兵至阿保机处,伪称入觐,欲加暗害,未成。继而发生恶战,兵趋阿保机行宫,夺走祖先神帐,劫西楼(即上京),烧毁阿保机称帝所建明王楼,其势颇甚,中经数战,乱平,被擒。战乱导致饥馑,史载时状:“士卒煮马驹,采野菜以为食,孳畜道毙者十七八,物价十倍。”“民间昔有万马,今皆徒步”(《辽史》卷1)。辽初族内斗争激烈,可见一斑。太祖八年(914)正月,因父老群臣说情,以“性本庸弱,为剌葛所使” (同上)为由, “杖而释之”。神册三年(918)正月,受任大内惕隐,掌皇族政教。奉命南下攻取云州(今山西大同)。天赞四年(925)十二月,随阿保机伐渤海,为先锋领万骑破渤海军3万,获首功。天显元年(926)正月,渤海亡。三月,安边(前苏联滨海地区奥耳加)、定理(前苏联苏昌)、鄚颉(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郊阿城)三府叛乱,受命平定,诛安边府叛帅2人。辽太宗时,会同六年(943)十二月,随同耶律德光南下攻讨后晋,由沧(今河北沧县附近)、恒(今河北正定)、易(今河北易县)、定(今河北定县)分道进军。逾年正月,过雁门关,围忻(今山西忻县)、代(今山西代县),迫使后晋遣使求和。正值胜时,患疾,北归。大同元年(947)四月,太宗猝卒军中,为争位,辽宗室内讧,他见状与侄刘哥投附耶律倍子阮,拥其接位,此举违背淳钦皇太后意愿,与之战于泰德泉,几战亡,为刘哥所救。九月,受新帝世宗封“明王”(一说“伟王”),主持东丹国。后因子察割谋反,杀世宗,穆宗耶律璟立后,赦通谋罪,放归乡里。应历二年十二月辛亥(953年1月18日)卒。

猜你喜欢

  • 回纥十一部

    唐代回纥部落联盟诸部的总称。又称回纥十一姓。即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秘、阿布思、骨仑屋骨、拔悉蜜、葛逻禄。其中,以回纥部居主导地位。每部置一都督。每行止斗战,常以拔悉蜜、葛逻禄为先锋。

  • 李师道

    ?—819唐朝官员、地方割据者。高丽人。※李纳子,※李师古异母弟。知密州(治今山东诸城县)事时,师古死,其女(一作属下)秘不发丧,潜遣使迎继之。元和元年(806)七月,唐宪宗授以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

  • 汉岱

    ?—165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贝勒※穆尔哈齐第五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十二月,擢骑都尉,封一等奉国将军。清崇德二年(1637)四月,预议政。六年(1641),随皇太极围明松山(今辽宁省

  • 合不勒罕

    蒙古部首领。又译葛不律寒、哈不勒罕。乞颜·孛儿只斤氏。屯必乃薛禅之子,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曾祖。统一蒙古部,始称“罕”(汗)。蒙古先辈原以“乞颜”为氏,后族支繁衍,各有姓氏,“乞颜”之称遂废,届时复

  • 尉仇台

    东汉时夫余国王。汉永宁元年(120)以夫余王嗣子至汉廷贡献,安帝赐以印绶金彩。建光元年(121),高句骊王宫率马韩、貊数千人围攻玄菟郡,奉父命,将兵2万,与汉州郡并力讨破之,斩500余

  • 安定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兴年号。1197—1200,凡4年。

  • 斡真

    见“铁木哥斡赤斤”(1880页)。

  • 班丹扎什

    十五世纪藏族高僧。又作班丹扎释、班丹扎释巴藏卜。明永乐五年(1407),应明帝邀,赴南京。曾奉明帝命,护送西藏大宝法王德银协巴返藏。后屡奉命出使西域诸地,促使这些民族地区归顺明朝,致使“远夷率服,边境

  • 土默特高等学堂

    清内蒙古学校名。雍正二年(1724)土默特旗当局在归化城文庙西设立土默特旗官校,选收蒙古贵族子弟学习蒙、满、汉文,是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学校之一。初仅有学生9名。不久改名为“启运书院”,学生增加到90人。

  • 婆里

    见“剖阿里”(19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