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八井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宽广”。亦称羊井、杨八景、阳巴尖、秧巴建、羊经宗等。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所属当雄县西部,原西藏地方政府于此设宗,1960年撤销,与当雄宗、宁中宗合并为当雄县,为拉萨进京必经之地,其西北达木游牧地通准噶尔。乾隆五十六年(1791),击败侵藏之廓尔喀军,羊八井寺红帽十世却朱嘉措,以曾唆使廓尔喀侵藏,畏罪自杀,以羊八井寺为首之全部寺院及所属土地、牧场、农奴等全部查抄充公,该寺红帽僧人改宗黄教,后清廷将该寺及庄园交济龙呼图克图管理。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宽广”。亦称羊井、杨八景、阳巴尖、秧巴建、羊经宗等。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所属当雄县西部,原西藏地方政府于此设宗,1960年撤销,与当雄宗、宁中宗合并为当雄县,为拉萨进京必经之地,其西北达木游牧地通准噶尔。乾隆五十六年(1791),击败侵藏之廓尔喀军,羊八井寺红帽十世却朱嘉措,以曾唆使廓尔喀侵藏,畏罪自杀,以羊八井寺为首之全部寺院及所属土地、牧场、农奴等全部查抄充公,该寺红帽僧人改宗黄教,后清廷将该寺及庄园交济龙呼图克图管理。
珞巴族对借债户的称谓。亦作纳觉。珞巴语音译,意为“送还”、“酬谢”。其因天灾人祸、宗教祭祀等陷于入不敷出而举债。一般以等价物偿还,也有以工抵债而充当佣工,并有少数遂成长工,但无人身依附关系,其等级地位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康乐街南。蒙古语名“塔布·斯普尔罕”,即五塔寺。清雍正五年(1727),崇福寺(小召)喇嘛阳察察尔济呼毕勒罕任呼和浩特副札萨克喇嘛时,年班赴京,奏请建立此寺。十年(17
即“山北室韦”(120页)。
宋代邈川(今青海乐都)吐蕃部落首领。※温逋奇之孙。其父一声金龙死后,继为部落首领。邈川一带部落多归之。统率部众28族,有兵6万余人。辖地西接董毡,南距黄河勺家族,东界咱家族,北邻夏国。熙宁六年(107
西域古族名。分布于沙州(今甘肃敦煌)以西,于阗(今新疆和田)以东地区。从事游牧。语言属突厥语族。宋时,隶属于高昌。
见“四楼”(552页)。
朝鲜族民间传统抒情歌谣。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描写的是因生活所迫,丈夫背井离乡,妻子攀山越岭泪送郎君的情景。主要以爱情为主题,旋律优美流畅,感情真挚细腻,极富抒情感,人人都能唱。现在凡是朝鲜族团聚时都唱此
?—489北魏大臣。代人。鲜卑若干氏。内行长洛拔子。性寡言厚重、严毅清直,武力过人。初为中散。后扈从拓跋焘南征,为前锋都将。以健勇,每战俱身先士卒,赐爵建德男,加宁远大将军。还,迁奏事中散,典凉州作曹
清代西北蒙古驿道。康熙五十八年(1719)春,从杀虎口至鄂勒斋图郭勒设35台,秋从鄂勒斋图郭勒到察罕叟尔新设12台。共47台。调17000余蒙古丁员到阿尔泰军台服役。47台是:一、杀虎口,二、二十家,
1778—1857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四十三任堪布。藏族。生于桑云达交滩之春木托家族。4岁确认其为松拉玛夏茸转世灵童。乾隆四十七年(1782),被迎入拉卜楞寺坐床,次年由赤钦·索南旺嘉剃度出家,赐名阿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