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卜藏多尔济

罗卜藏多尔济

?—1783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多罗郡王额驸※阿宝次子。清乾隆四年(1739),袭父爵。十五年(1750),尚郡主,授多罗额驸。二十一年(1756),和托辉特部台吉青衮札卜叛应阿睦尔撒纳时,率所部兵2千赴清军营效力,驻巴里坤。侦悉阿睦尔撒纳由博罗塔拉溃退阿卜克特,与副都统爱隆阿等分道驰击。擒辉特部台吉巴雅尔。以功晋封郡王,授参赞大臣。二十三年(1758),从定边右副将军车布登札布追击噶勒杂特宰桑哈萨克锡喇、布库察罕,抵和落霍斯、哈鲁勒托罗海等地,于库陇癸岭擒喀喇沁鄂拓克宰桑恩克图,获双眼花翎。二十四年(1759),献羊5千助清军讨大小和卓。受命进京朝觐,图形紫光阁。三十年(1765),晋和硕亲王。

猜你喜欢

  • 果哇

    藏语音译,即牛皮船。藏族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用坚韧木料做船骨架,外蒙数张牛皮缝制而成的皮革,即成。皮船浸水后柔软、不怕礁石撞击,不受河道深浅限制,轻便易行。船夫称其为“果巴”或“果堪”。每船小者可坐三

  • 屈木支

    见“屈术支”(1546页)。

  • 刘智

    约1660—1730清初伊斯兰教著译家。字介廉,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父三杰,研究伊斯兰教义,著《清真教说》并校订马注《清真指南》一书。智继承父业,攻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并钻研阿拉

  • 好陈

    见“好儿趁”(937页)。

  • 中俄布连斯奇界约

    清朝政府与沙俄政府关于中俄中段边界线的界约。中俄两国政府各有所执,双方经过48次会谈,终由中国政府作出让步,于雍正五年(1727年)在布拉河畔布拉村签订此条约。签约代表中方为策凌、四格、图理琛,俄方为

  • 哈尼文

    我国哈尼族使用的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尼族没有与自己的语言相适应的文字。50年代初,国家组织人力对哈尼语进行了调查研究,于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经国家民委批准后,于1

  • 辛衮

    契丹语官名。为地方官。据《辽史·百官志》,地方组织※弥里(相当于“乡”,或更下一级单位)置此职,为其长官;《国语解》载稍异,称:“※石烈(相当于“县”)官之长。”(《百官志》载石烈长官为※夷离堇)。一

  • 丹增达赖

    见“达赖汗”(729页)。

  • 特穆尔哩克渡口

    清代新疆地名。见《新疆识略》等书。位于今中亚伊塞克湖东北,是铁末里克河流入查林河处的渡口。清朝在此设有卡伦,属厄鲁特营领队大臣管辖。

  • 章嘉呼图克图六世

    见“罗藏贝丹旦丕仲美”(14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