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

书名。南宋李焘(1115—1184)撰。520卷。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陆续呈进。焘,丹棱(今四川洪雅)人,字仁甫,任地方官及兵部员外郎等多年。博览群书,熟悉当代典故。取北宋9朝史事,仿司马光《通鉴》体例,撰成此书,实即编年体北宋史。计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迄钦宗靖康二年(1127)凡168年兴衰之迹皆详备于此书。自言编纂原则,“宁失之繁,勿失之略”。取材范围极为广泛,包括实录、会要、国史等官书,及文集、笔记等私家著述。自搜求史料至完成书稿,近40年之精力尽瘁于此。此书求全求备,详引他书,因而保存大量史料,若干佚文、佚书,可自其中辑存,仅此即具有较大史料价值。淳熙十年(1183)重编定为980卷,并上《举要》68卷,《修换事目》10卷,《目录》5卷,都1063卷,但世少传本。今本系《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出,阙熙宁、绍圣间共7年及徽宗、钦宗2朝历史。清嘉庆时(1796—1820)张月霄据阁本抄本印刷;称《爱日精庐》本。光绪中(1875—1908)浙江巡抚谭仲麟聘杨莹、黄以周等以《爱日精庐》本为底本,校以文澜阁残本,有所是正,由浙江书局刊印。现通行有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

猜你喜欢

  • 赶表

    参见“囊俏”(2584页)。

  • 乌蒙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寨老人”。旧时云南德宏州阿昌族地区早期农村公社氏族长老称谓。村社一般由若干个氏族组成,由每个氏族推举1人为寨老,与村社首领(阿昌语称※“作借”)共同商议村寨事情,并协助村社首领处理寨

  • 司曹

    藏语音译。原西藏地方政府官职名。代理※司伦。职权与司伦同。1950年冬,西藏和平解放前夕,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被以摄政大札为首的西藏上层反动分子扶持南逃亚东,※噶伦多随之而去,由留在拉萨的仔本鲁康娃

  • 喀喇沁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牧地东界敖汉旗,西界正蓝旗,南界皇庄屯,北界翁牛特旗。元属大宁路,明初隶大宁都指挥使司,后为察哈尔所据。天聪年间,喀喇沁部长苏布地偕从叔色棱等降后金。九

  • 闾大肥

    北魏将领。原名“悦勃大肥”,或译“悦伐大肥”。出身于柔然贵族,郁久闾氏,入魏后改姓闾氏。一说为仆浑(步浑)子,大檀弟,即与从兄社仑争国的“悦伐大那”,“肥”、“那”字形相似而讹。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与

  • 到康到牛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盟翁戛科、音后、龙坎等一些村寨在婚礼时男家招待客人所剽的牛和猪。这些牛和猪实际是婚前女方家向男方家所要的聘礼,但一般不送到女方家,否则别人会嘲笑女方家“卖姑娘吃”。

  • 卑沙城

    即“沙卑城”(1128页)。

  • 贾尊珠僧格

    吐蕃佛教后宏期阿里地区译师。曾奉阿里王益西约命,率使团赴印度迎请大德阿底峡,因热病使者多病故,被迫中途返吐蕃。据《蒙藏佛教史》载,其由众多青年伴随赴印,抵印后向在超岩寺的阿底峡送了大量黄金,请其入藏传

  • 伊犁辛亥革命

    宣统三年十一月(辛亥年,1912年1月)爆发于新疆伊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称伊犁辛亥起义。自1905年同盟会建立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全国,并迅速发展到新疆。许多革命党人进入伊犁、迪化(今乌鲁木齐

  • 札西贝母

    1379—1449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高僧。宗喀巴弟子,西藏哲蚌寺创建者,尊称绛央却杰(意为“妙音法尊”)。生于桑耶地方,出家于泽当寺。于桑浦寺从聂贵仁桑等听《波罗密多经》,《因明学》;于觉摩垅